進擊的富士康:能否以服務重新定義3C電商?觀點
以富士康在電子代工領域的地位,用“壟斷”一詞形容也不會顯得過分。正如所有巨頭跑馬圈地式的戰略擴張一樣,富士康在代工之外的其他領域也有著一統天下的野心。富士康旗下以銷售3C產品為主的富連網近日動作頻頻,不僅一手操辦了首屆智能手表節,還向外界發出重新定義3C電商的信號。
6月是所有電商平臺展開年中大促的狂歡節,各大平臺無不磨刀霍霍,企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一杯羹。在垂直細分的3C領域,競爭同樣慘烈。智能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等數碼產品均已成為高頻次的消費需求,整個電商行業陷入一場空前的價格戰中,這自然不是行業健康發展的表現,但問題是除了價格因素,什么才是電商的核心競爭力?
電商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么?
素有“中國式管理之父”的企業管理大師曾仕強,曾在一場論壇上拋出這樣一個觀點:“任何行業最終都是服務業。”在他看來,今天的競爭是商業模式的競爭,工業經濟的思維已經落后,企業比的不再是品牌、技術、資金,而是服務理念、商業理念和模式。這種觀點與富士康的電商理念不謀而合。
富士康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產品制造、產品測試領域,這一優勢有著極高的行業壁壘,使得對手無法快速復制。富士康將這種優勢以增值服務等形式嫁接在富連網身上,使得后者延續了富士康的DNA,同樣保持了較高的行業壁壘。透過其推出的“3C達人”服務以及“消費者價值中心”兩個核心服務,能夠看出富連網以服務為核心、服務為競爭力、服務為企業理念的經營思路。
由于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數碼產品時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又無法通過大量的用戶評價對產品建立正確的認識,而多數電商平臺的客服人員又由于缺乏專業性,無法給予專業的購物指導意見,這是電商平臺一個被忽視的短板,也是富連網推出“3C達人服務”的初衷,它旨在解決兩個問題,即“如何選擇”和“如何使用”。前者提供消費前的專業購物指導服務,后者提供銷售后的產品使用幫助服務,給予用戶一站式的服務體驗。
再以“消費者價值中心”為例,這實際上是一個消費者購物前的決策中心,以專業的評測結果幫助用戶在購買商品前做出正確的選擇。評測機構有很多,但卻都不及富士康專業。羅永浩曾經質疑王自如針對錘子手機測評的專業性,最后王迫于壓力,不得不交由富士康的實驗室進行再次測試。這起事件,說明評測的專業與否對品牌的影響之大,擁有專業實驗室的富士康將“消費者價值中心”作為一項增值服務推出,對行業影響顯而易見。
將服務作為核心競爭力,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富連網也相應作出了一定犧牲。為保證3C達人服務的客觀公正,富連網不得不放棄出售廣告和廠商競價的盈利方式。用一句話概括富連網的經營理念即為:在盈利模式上做減法,而在服務上做加法。
差異化生存,富連網的市場策略
如何在眾多電商平臺的競爭之下脫穎而出,對于起步相對較晚的富連網來說,打一場狹路相逢的遭遇戰并不具備明顯優勢。富連網的市場哲學是:不與對手正面交鋒,而是采取迂回戰術,從更高頻次的購物需求點切入,再逐漸向主戰場靠攏。
目前3C領域的主要戰場為手機、電視等,這類產品市場需求和利潤空間較大,競爭也最為激烈,從去年開始,各家手機廠商和電視廠商的價格戰趨勢就已經露出端倪,并在近日走向白惡化。但這類產品的消費頻次也相對較低,調查顯示,目前智能手機更換周期已從四年前的29個月縮短至18個月,但對廠商而言這仍然是一個相對較高的數字。至于電視的消費頻次就更低了。
與此同時,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正在逐漸成為新一輪的3C購物需求,而隨著各類智能設備的普及,產品的周邊和配件也逐漸成為高頻次的消費需求。這兩個新興領域,也正是富連網的切入點。配合這一市場策略,通過舉辦“智能手表節”等市場活動來塑造差異化的品牌形象,富連網的未來發展軌跡也逐漸變得清晰。據市場數據公司Statista的一項調查顯示,穿戴設備市場在2015年將會創造71.4億的銷售額,比2014年的51.7億增加了38%。這對富連網而言當然是個好消息。
差異化生存,是一種在大量同質化的產品市場中建立起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也是行業領導者鞏固優勢、保持領先的關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部分家電企業還停留在上生產線、抓產量的時候,張瑞敏卻用一把大錘將海爾推向以質量和服務為導向的現代化企業,透過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歷程,既可以看到差異化的市場策略對一家企業的推動作用,也可以尋找到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的趨勢。
試圖以服務重新定義3C電商的富士康,正在以旗下富連網為號角吹響電商行業向服務化轉型的進行曲。長久以來與3C廠商建立的穩定關系,保證了貨源的充足,在3C領域的專業度則保證了產品的質量,進擊的富士康能否完成自我賦予的使命,令人期待。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