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財經記者轉型財經作家的正確路徑創投

藍鯨TMT網 / 秦朔 / 2015-06-17 10:13
6月上旬,《第一財經日報》創始人、總編輯秦朔在離職后發微博表示:“在新聞一線奮斗了25年后,我內心有種強烈的驅使,希望轉向以人為中心的商業文明研究,推動中國商業文...

7

6月上旬,《第一財經日報》創始人、總編輯秦朔在離職后發微博表示:“在新聞一線奮斗了25年后,我內心有種強烈的驅使,希望轉向以人為中心的商業文明研究,推動中國商業文明的進步,并進行自媒體的新嘗試。”也就是說,秦朔為自己規劃了兩條路徑:一條是成為財經領域的學者;另一條創建自媒體,當一個財經作家。

其實,關于財經記者的多元化發展路徑的問題,秦朔一直都在思考。2010年,在藍獅子中國財經創作高級研修班上,秦朔就這一問題做了主題演講。在他看來,財經記者的發展路徑主要有八條:堅定不移地繼續做記者;做編輯,最后成為總編輯;成為一個財政學者;成為財經作家;成為一名財經的演講家或主持人;做企業家;做財經領域的創業人士;甚至成為一名投資者。

但是,對于財經記者最關鍵的,也是最重要的挑戰不是來自那些替代者,而是來自于自身,能不能完成從記者到作者的轉型。秦朔根據自己多年的媒體從業經驗,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建議。

現在再回頭看這篇演講才發現,秦朔本人也是這樣做的。

以下是秦朔的演講: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幾點感受。首先非常簡單地介紹一下財經記者的多元化發展路徑。

第一,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地繼續做記者。這其實也是出于一種職業的興趣,感覺在里面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第二,做編輯,最后做總編輯。這個路子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犧牲創作的樂趣,比如說我現在每天的工作按可發、不發、緩發等將稿子進行審批。

第三,成為一名財政學者。像米爾頓·弗里德曼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帶著學者身份的,還有像彼得·德魯克,有很多的做學問的時間,他有早期的經驗。

第四,成為財經作者或財經作家。這出于對自己的一定的要求,是職業規劃的一種,你喜歡寫作,在這里你就能找到樂趣和藝術堅持。這條發展路徑是我們今天著重要討論的。

第五,成為一名財經的演講家或主持人。在國外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開始是財經記者,后來發展成為演講家、主持人、老師,我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研究成功學的時候遇到過非常多這樣的例子。

第六,做企業家。這個就不展開講了。

第七,做財經領域的專業人士。特別多的機構、企業到我們媒體里面來挖人,去做公關、研究等。

最后一種是做一名投資者。當然做投資者的風險很大,因為投資的虧損太大就會有一些公關公司跑來敲詐勒索你。

觀察、交流、記錄、寫作是一名財經記者的份內工作,財經記者這個職業特別可貴,但未來財經記者要走多元化道路。中國經濟市場及中國財經出版業的發展都會為我上面所提到的這些路徑提供了比較好的土壤,大家能站在財經戰線上發展真的非常非常幸運。

當我們進入到一個領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有很多人在跟你競爭,他們都有可能成為你的替代者,你是被放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里面去展示和顯示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的確需要學習。不是說我認識了幾個老板,寫了幾篇稿子,老板說寫得不錯,我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這個轉變,這個轉變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我們從管理的角度上研究替代品的話,替代品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財經記者的替代者很多,比如小說的記者;比如學者,我們看到很多學者也在自己寫書;比如企業家、金融家、財經事實的親歷者也能成為我們的替代者,而且他們的作品應該很暢銷;比如在企業里面工作的人或在企業里面做公關的人;還有學校里面的一些研究者和老師,他們現在也越來越傾向于和大眾媒體發生關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還有一些職業化的作者,他們本身是從事寫作這個事的,他們以前可能不太關注財經這個領域,但現在關注了。

除了要面對很多的替代者,我認為最重要的挑戰都來自于我們自身,我們自身能不能完成從記者到作者的轉型,這是關鍵。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好的財經作者呢?我想先從宏觀的層面講一講自己的體會。

第一,當好記者。記者的天職就是接觸實際的生活,去提問。要成為一名好的記者你需要具備提問和觀察能力,你要時時刻刻注意那些采訪對象,因為財經世界的變化非常非常劇烈、非常快,如果你不注重提問你就鎖定在過去了,你就不會去提問了,作為記者的比較優勢就消失了。這些年很多優秀的財經作品出自記者之手,這與記者在某一階段的實踐是分不開的。

第二,對自己要有比較恰當的定位,進行比較好的規劃。例如市場告訴我們與企業家或金融家親密的東西特別有市場,直接寫他們或者和他們合作是提高成功概率的一個方法。前一段時間匯豐銀行的全球主席斯蒂芬·葛霖帶著自己的新書《金融王道》到中國來,從他的書里面看不出來合作的痕跡,但是我和他交流后發現,這本書就是他和FT(Financial Times,倫敦金融時報的簡稱)的記者合作的,當然他自己也參與了修改。

第三,要持續地學習。想成為一名好的財經記者,我覺得應該看一本書——《華爾街的故事》,里面有很多關于人性的東西講得很好。想成為一名好的財經記者,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從主觀上來講,我認為在財經記者階段,財經世界、財經人物、財經事實本身的重要性大大超過了你記錄的力量。比如說你寫一件事,這件事情本身的重要性就大大超過你的看法的重要性,所以它是一個report,你只需要做一個記錄者,客觀地反映事實。相反,當你成為一名財經作者的后,你的主觀意義上的能力駕馭、把握往往可能比事實本身更重要,至少答案是開放性的了,事情本身不一定最重要了。巴菲特是這樣講的,當你進入創作后,你基于題材的主觀想像和主觀能動性是非常非常多的。

財經記者與財經作家有區別,兩者的第一個區別在于,很多財經記者都有這樣的觀念,他覺得我報道的這個事很重要,這個事很好,沒有必要把它寫成一本書。

第二個區別在于,怎么報道和怎么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講報道的時候,我們有一整套的要求,結構、專業化的要求等。但是怎么寫是一個概念,它讓你思考這樣的一個作品如何能像一部好的電影、一個好的音樂、一個好的故事一樣呈現出來。報道的價值在于信息,寫的價值在于提供給閱讀者體驗,越好的作品,這種體驗所包含的人性的元素就越多。最近賣得最好的財經作品是什么呢?可能是《誰動了我的奶酪》可能是《把信送給加西亞》。這些需要報道嗎?不需要,需要的是另外一個東西,就是怎么才能提供給人一種激動人心的深邃的或者是有啟發性的體驗。為什么記者轉為作者那么困難呢?因為我們一直憑借我們對當事人的熟悉度停留在報道,但是真正好的作品依靠的并不是熟悉度,它是發現了一個好的表現手法——這里面差別很大,報道是完全沒有虛構,寫作則帶有一些非虛構性的表達效果,嵌入在寫作里面。

上面談的是我們從主觀上看到的不同點,從客觀上講,好的題材決定報道的價值,好的寫作手法決定書本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一個特別本質的客觀的制約,就是介質的制約,就是media的制約。你做財經記者的時候,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通訊社等所有的這些介質會發現——雜志相對處于中間狀態,報道是以快速傳播見長;而當你寫了書,就會發現它是寫作能力和介質的配合物。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感覺時機比時間更加重要,報道給你的感覺是時效性要強,強調一種時間的概念,而時機是指,你所做的這樣一個選題,能不能在關鍵點上呼應、配合某種社會心理或大時代的需要或某種讀者閱讀的期待。藍獅子有這樣的體會,我們出一本新書,那個書寫得很好,但是為什么沒有賣出去,可能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區分好reporting和reding的區別。

以上是我自己感觸特別深的宏觀上的幾點體會,一定要真正理解報道與寫作的區別,這兩者就好像男人和女人有著本質的不同,千萬不要以為兩者可以相互轉化。

在微觀的角度我也有一些經驗體會和大家分享。

第一,財經報道以寫實為主,但是財經作家的寫作則是虛實結合或者說由實到虛的。柳傳志經常講一句話“離開一段距離看的話,看得比較清楚”,大部分財經記者習慣于把自己的頭死死地埋在畫布里,其實只有離得遠了之后,才知道這是個什么東西,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社會商業機構里面,處在什么樣的土壤里面,處在什么樣的財經變化結構里面。你要寫作一個價值,你就得跳出這個領域。 寫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最大的挑戰在于,如何讓原有的東西不只是延伸,而是超越并創造一個新的東西,所以你一定要思考怎樣通過虛實結合來提升主題的價值。

第二,我們平常寫報道的時候,基本上會采用平面展開的模式,比如說你寫公司的競爭,就是那幾塊,它只是一種平面性的展開,大家已經寫得很習慣了,大量的報道非常習慣性地按照這樣一個平面展開模式來寫作。平面式的寫作是日程報道的一個基本模式,但是平面化的思維模式是你邁向財經寫作,成為財經作家的一個很大的障礙。作為編輯要編很多稿子,也編過很多的書,我后來就發現,寫書除了考究你的寫作功力,最大的區別就是你有沒有一個更加深入地更加縝密地展開的方法。你想要提高你這方面的能力,你就要去學習寫作那些很復雜地展開的故事。

第三,一般報道的寫作結構的安排往往出于我們的習慣,比如按照時間敘事的結構,這個是我們寫作報道的方式。但是在一個真正的財經寫作的方法里面,它卻不是那么簡單的。比如說最近我們在看的阿曼達·保爾森的詩錄,采用的就是倒金字塔的方式。你閱讀更多的財經類著作就會發現,這類作品在結構上的變化非常復雜多樣,絕不像我們一般理解的寫作方法。這樣一種寫作方法,往往給人的感覺非常潛。

第四,我們在作財經報道的時候很強調專業化的要求,有一系列的規范,其實在財經寫作上,也有大量的要求你把握節奏的規定。很多人卻不去體會這個東西,因此有一些人的作品給人的感覺非常拖沓;有一些人的節奏均勻程度非常糟糕,就像跑步一樣,前兩圈沖得特別快,后面就慢條斯理了;有一些人的寫作密度不夠,現在年輕人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看了兩三行都是水,所以寫作非常講究密度,每一段里面都得有東西。但是密度過濃,就是過于專業,又不適合。

第五,大家一定要研究我們所處的時代的走向,我們這個時代的閱讀心理,我們這個時代的閱讀期待,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重要的或者是大的作品,當然包含有作家本人的努力,但和他剛好出現在那個年代也非常有關,所以有的書寫得很粗糙卻賣得很好。很多作者存在一個誤區,他們直接接觸過財經類的人和機構,往往會停留在某種意義上的偏見,現在高盛集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家都從正面描述它,如果有人反過來寫我認為會賣得更好。

第六,要努力地琢磨、訓練、提升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如果你想在這方面有成就的話,建議你經常寫一點詩或者是小的散文,多讀一些小的散文、一些好的文學作品。我現在自己有一個很大的體會,中國美的文字越來越多了。財經寫作的方式有很大的區別,同一個主題由兩個人寫差別就會很大,所以要在文筆方面下大工夫。

第七,財經的模仿和教練很重要。什么叫模仿,就是你找一些模板去練習,至少在練習里面作比較。什么叫教練呢?中國人做很多事情都不是很專業,我們在座的都會打乒乓球,但是經過正規訓練的很少。我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得到的最深刻的感受是,美國人要做一件事情前,先去找教練,比如打網球的時候,一定會找一個教練指導,所以普遍的標準化水平很高。現在大量的寫作,包括我自己的寫作都是很不專業的,這也是藍獅子辦研修班的用意所在。在財經寫作里面,很多作者特別注重寫“我”如何參與這個事情。在報道里誰對記者說非常重要,但是放在寫作空間里這個事情特別不重要,如果這個事寫得很細的話,往往會影響寫作的效果,而且如果非要把你自己寫進去,就會浪費這個題材應有的寫作方式。因為你有“小我”思想,而在這個意義上恰恰是需要“無我”的。像吳老師寫的《激蕩三十年》里有“我”嗎?有“我”向他灌輸什么事嗎?沒有,作者一定要跳出作品,這個作品不是在證明“我”的價值或“我”與被寫者特殊關系的價值,是要寫給現在這個現代和讀者的東西。

第八,注重情境式的寫作,假設式的寫作。看到有一些書賣得特別好,你就要想如果由你來寫會怎么樣,你能否寫得更好,能否寫出有差異性的東西,慢慢地你就會得到一個提高。

第九,經常作總結,比如說你的計劃,一年四個季度,每個季度寫一個8 000~10 000字的東西,先從寫幾千字的開始訓練,然后寫一些案例、民間雜志,接下來作規劃,經常作總結,看看自己在這方面有沒有提高。

第十,我認為“適者生存”非常重要,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模仿、借鑒、假設都是為了提升你的能力,但是最終那個東西屬不屬于你、是不是你最擅長和最偏好的,你還要問問自己的內心。在寫作的過程中,除盡可能遵循一般規律之外,還要把你的特點發揮出來,否則個性就不鮮明,你也不可能產生很大影響力。

總而言之,我認為從財經記者轉變為財經作者的機會很大,但是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或者相當比例的人在這個轉換里面僅僅是把原有的報道通過某種方式修改然后出書,這樣也算是成為作家或作者了,好像也進入了這個領域。 也許不可能像吳老師每一本書都寫得這么棒,但是哪怕只出了一本好書,也算在這個領域里實現了人生的價值,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在回顧自己的財經職業生涯的時候也是一種喜悅。希望你們好運。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看看镜子里我是怎么c哭你的| 国产精品泄火熟女|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韩国美女主播免费的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gta5圣堂酒店第三辆车在哪里 |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生捅|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图片欧美另类|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性色爽爱性色爽爱网站|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污污动漫在线看| 免费99热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 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观看完整版 | 别揉我奶头~嗯~啊~视频在线观看| 很黄很黄的网站免费的|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99久久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奇米777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免费视频| 日本chinese人妖video|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欧美三级全部电影观看|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男人j桶进女人免费视频|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又粗又硬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