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扎堆指紋識別:細看背后各家的情懷和胸懷觀點

創事記 / 黃井洋  / 2015-06-16 07:28
或許有人會說,對于指紋識別模塊這類“無關大局”的小問題這么較真不是小題大做嗎?其實不然。至少從中可以看出國產手機廠商的對蘋果盲目跟從(盡管很多廠商口頭上小瞧蘋果,...

國產手機的一大特點就是做蘋果的跟屁蟲,在指紋之別模塊上也同樣如此。蘋果未嘗試指紋識別之前,國產手機也不敢在這方面邁步子;而看到蘋果一旦涉足,就紛紛跟上,唯恐落下。這就造成了它們為增加功能而增加功能,完全不像蘋果那么有遠見,把指紋識別模塊當作其商業布局中的一個重要連接點。

指紋識別模塊,這是今年手機廠商推旗艦智能手機必須會加入的功能,基本形成共識。最近的新品發布會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比如樂視MAX、紐曼紐扣、OPPO R7plus、努比亞Z9尊享版、酷派鋒尚Pro,還有三星S6。當然,還有去年就推出的華為mate7、魅族MX4Pro、OPPO N3、vivoXplay3S,國外的三星Galaxy S5、iPhone 6等等。

另外,還有一些確定會在旗艦產品上加入指紋模塊的,比如小米5,比如中興的天機4或者星星4號,以及周鴻祎的“奇酷”新品。

其實,當iPhone5s加入指紋識別功能后,其他手機廠商都開始對這個模塊有興趣了。不過,早在2011年摩托羅拉的Atrix 4G就加入了指紋識別功能,后來HTC也有一款加入指紋識別的智能手機,不過由于體驗不佳,并未引起用戶和市場的關注。

但,興趣歸興趣,要想把這個功能模塊成熟的應用到手機產品中,還是需要費一番功夫的。首先說,幾乎所有手機廠商本身在指紋識別方面的技術積累就是零,所以最快的方式就是購買或合作。比如大家熟知且動作比較快的華為Mate7,就是跟瑞典FingerPrints公司合作的。魅族的MX4Pro,則是跟國內的匯頂科技合作。

幾個主要的指紋識別玩家

先簡單說一下幾個主要的具有指紋識別模塊的智能手機案例:

華為mate7的方案是用瑞典FingerPrints公司的FPC 1020芯片,具備256級灰度識別檢測能力,分辨率是192x192,像素密度都是508PPI,通信接口為SPI,防靜電釋放能力都在±30KV。從指紋識別認假率上,華為Mate7是十萬分之一。當然,這些都是術語。不如讓我說一個小故事,用以表明這個企業有實力,而這套指紋識別方案還不錯吧。

三星曾經表示要收購FingerPrints公司,并將消息發布到很多渠道上,導致FingerPrints股價暴漲(印象中漲了50%)。瑞典金融主管部門發現其股價異常大幅上揚后直接叫停FingerPrints的股票交易,并進行了一系列調查。但事實上,這只是三星為S5推出指紋識別功能做的假新聞,最終三星吃了官司。可見,這個公司在指紋識別方面的技術實力不一般。

除了華為MATE7,同樣用FingerPrints公司方案的有今年發布的新品:紐曼紐扣、OPPO R7 Plus、樂視MAX等等。

紐曼紐扣,將指紋模塊放在了背面的左上位置。但有個不小的問題,對于5.5寸的大屏手機而言,這個位置設計的就稍欠缺考慮。紐扣更適合左手習慣用戶使用,對于右手習慣用戶而言,指紋觸摸就有點困難了。

至于樂視:首先要批評一下,樂視max機型外觀設計太像mate7了,抄襲的過于明顯。指紋識別模塊的位置,模塊邊框的金屬棱角處理都抄襲的那么仔細和認真。至于樂視max指紋模塊的技術方案與mate7、紐曼紐扣同宗,也不多說。但有一個挺有意思的細節,當介紹到指紋識別模塊時,賈躍亭指著大屏幕不知道該如何介紹,只是在重復 “一切最頂尖的功能,都將其融入其中”!

與上述產品不同,魅族用的匯頂科技方案,GF6618/6628芯片,其他幾個指標跟mate7所用方案相當。不過,翻看匯頂科技的歷史會發現,匯頂在指紋識別方面的積累也是零。不妨稍微介紹一下匯頂,匯頂科技成立于2002年,2006年開始從事觸控技術和產品研發。直到2014年5月宣布進入指紋識別行業,并與同年9月份推出了指紋識別技術的產品方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出來方案,牛!不過,其產品體驗和品質不容樂觀。可靠消息證實,匯頂在實際的產品應用方面,嚴重缺乏積累。特別是指紋算法方面、算法與芯片硬件方面的適配磨合方面,更是沒有沉淀。而它提供的方案是花小成本從別人手里買到的,自己封裝一下,僅此而已。可以肯定的說,魅族是被坑了。

另外還有努比亞,首先肯定一點,三鍵合一的設計和想法,挺牛逼的,符合智能終端向簡潔化、人性化發展的路數。但問題也不小。首先就是容易壞掉,三合一必然會增加使用頻次,如果硬件質量不過關,可想而知。另外,據參加發布會的朋友說,當天就沒見到最高配,無法具體感受三鍵合一的優勢和效果。至于Z9所用的指紋模塊,再次根據可靠的小道消息獲悉,努比亞Z9發布會當天,其最高配產品中指紋識別基本還是個概念功能,在最終調試方面出現了不小的問題,如果想把功能做出來,只能減低算法的安全伐值。不過努比亞有一個聰明的地方,有指紋識別的版本價格特別高,這樣就基本上把用戶嚇退在門外。這個價格,誰會買努比亞呢。另外,最高配還不是現貨,至于什么時候有貨,估計至少要等指紋識別功能的體驗搞定才行。

說了那么多案例,但是有個關鍵的問題還有提到,那就是指紋數據的安全問題。包括iphone在內,目前所有指紋識別手機在安全方面都存在短板。比如采用瑞典FPC提供的技術方案,安全方面采用的是TrustZone技術,是一種系統層面的安全方法,與處理器集成,是在現有芯片和系統層面上開辟一個加密塊作為指紋數據的安全存儲區。而非實實在在加入一個獨立的安全硬件芯片,所以指紋數據的安全性方面表現很差。具體不做拓展分析,我水平還低,還需要跟專家學習一下先。

插播一點內容

其實在這里需要說明一下,為什么國產手機多數將指紋識別模塊放在背面。原因逃不出三方面:一,背面的體驗確實很好,單手持手機的時候,食指很自然的落在背部中間偏上的位置。特別是5.5寸以上的手機。另一個原因是正面沒有位置留給指紋識別,只能考慮像iPhone一樣。但是安卓手機已經有三個鍵了,無論設計師多牛逼,也做不到讓指紋識別模塊和現有的3個鍵和諧相處。除非將手機做成虛擬按鍵,但虛擬按鍵體驗很爛。當然,努比亞放在側面很大膽,所以現在也沒搞出來。而魅族、三星則是home鍵 ,這個真是機緣巧合了。第三,背面本來就空著,除了攝像頭和喇叭,其余空間都挺浪費的,所以加入一個指紋模塊就變得理所當然且不可避免了。

既然說到手機背面的利用問題,不妨多說兩個內容:1、由此我們也可以確定,小米5的指紋識別模塊也放在后背,而且一定是中間偏上的位置。2、目前,背面除了YotaPhone外,其余手機廠商都應該考慮一下,如何充分利用這個地方,將手機做出差異化。

他們都沒想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上面篇幅那么長,到底要表明什么呢?

首先,是想說指紋識別在智能終端方面的應用已經獲得大家的一致認可,基于終端的指紋應用市場很快就發展壯大起來。其次,就是指明里面存在的問題,廠商們在指紋這個事情上沒有技術實力,都是靠買的,而且即便是買,也有被坑到的。

再者就是需要重點說說的,就是,國產廠商在設計指紋識別這個功能時,他們的意圖到底是什么?

這個問題,估計沒有一個廠商能給出一個準確、漂亮的回答。我想,之所以給不出回答,是因為他們在指紋識別方面完全是跟隨、模仿,甚至是被逼的。因為蘋果指紋識別模塊出現的時間已經足夠長,如果他們還跟不上腳步,是無法說服用戶購買他們的旗艦產品的。毫不夸張的說,如果沒有iPhone5s指紋識別的加入,國內廠商說不定到現在還不會往這個方面邁步子。

如今,雖然國內廠商開始做這個功能,但是,真正有眼光、布大局的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只有蘋果想的細致,國內廠商根本沒搞清方向在哪里,根本就沒有一個成型的理念在。如果有興趣,大家不妨逐個回顧一下上述智能產品在發布的時候關于指紋識別模塊廠商們都說了什么。會發現,主要功能仍然是指紋解鎖手機、指紋打開APP,雖然有個別廠商說要在移動支付方面布局,但再也沒有更多的介紹了。我們很難能看到廠商在移動支付方面的戰略部署,也找不到線索表明他們想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與變革。所以說,他們充其量只會成為蘋果打開的指紋移動支付市場的小小參與者。

為什么這么說?

關于指紋識別方面,口氣最大的是紐曼紐扣:紐曼官方微博上發過這樣一段話“指紋只能解鎖就是耍流氓!紐曼紐扣開啟指紋2.0新時代”。 而指紋2.0概念是:在0.6秒黑屏解鎖、指紋一鍵支付的基礎上,新增隱私空間指紋鎖(包括私密通訊、私密圖片、私密文件及應用密碼鎖)、桌面抽屜指紋鎖、指紋拍照等功能。這個概念也是紐扣手機所用阿里YunOS官方的介紹內容。看完這個內容你會發現,其實紐曼基本也是在耍流氓了。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大胸懷。

再說華為Mate7,除了解鎖屏幕、APP加鎖、保密柜、訪客模式等功能外,特別強調了與支付寶聯合推出了指紋支付解決方案。然后就再也沒有更多的戰略布局方面的內容了。至于樂視、OPPO、VIVO、努比亞、酷派、魅族,就更沒有市場布局戰略方面的眼光了。

就說樂視吧,賈躍亭在介紹樂MAX指紋功能時就直接暴露了他們的不作為:“一切最頂尖的功能,都將其融入其中”!這就是他們做指紋功能的原因,為了增加功能而增加,用指紋作為密鑰提供指紋解鎖功能,很單純、也很天真。

但蘋果可不是這么簡單做做,它有一整套、脈絡清晰卻復雜的市場布局!這就是我們與蘋果的差距。那蘋果是怎么做的呢?繼續往下看……

1、猛建專利庫

iPhone5s發布時,蘋果在指紋識別方面的聲量突然就大到所有人都無法忽視。可是早2012年7月,蘋果就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用3.56億美元收購指紋識別廠商AuthenTec。蘋果之所以選擇AuthenTec就是因為它是當時按壓式指紋識別做的最好的公司。而且,這個公司在2010年的時候還合并了僅次于它的UPEK。

蘋果收購AuthenTec,是其在指紋識別方面全面布局的重要一步。收購之后的蘋果公司,直接擁有了AuthenTec公司自1998年創立之后積累的近200個專利,這些專利涵蓋指紋識別芯片、芯片封裝、軟件及最終使用等所有方面。此外,蘋果在指紋識別方面也已積累部分自己申請的專利近40個核心專利。如此一來,蘋果就基本上占據了指紋識別行業的山頭,其他廠商想玩,還沒開始就落后了幾條街。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蘋果收購AuthenTec的時候,AuthenTec還為三星和聯想筆記本電腦提供指紋掃描的核心技術支持,而當蘋果收購完成后,AuthenTec的指紋識別技術就立即在三星和聯想的全線產品上消失。如此果斷的切掉原有的技術合作,進一步表明蘋果期望在該領域的獨占和排他性。

與蘋果兇猛的專利布局相比,國產手機廠商在這方面仍然是零。即便是匯頂科技這類專業廠商,也僅有30項芯片和模組方面的專利。已經遠遠落后蘋果,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已經丟失了競爭力。

2、很安靜但動作很大的移動支付應用

在專利布局的同時,蘋果已經開始在很多產業方面有所動作。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移動支付,這也是目前國內廠商做指紋都知道的一點。同時也發現,阿里巴巴已經在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布局移動支付。但是蘋果品牌效應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阿里巴巴及其他任何國產廠商所難以企及的。

iPhone5S剛發布的時候,指紋模塊就被用于指紋解鎖,但這并未得到重點推介,而是重點介紹了其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應用。Touch ID可以用于授權iTunes和App Store的購買,直接用指紋識別身份完成支付,這個時候,指紋識別在其中的作用初露。

而去年發布的iPhone6與iPhone6 Plus開始支持Apple Pay時,蘋果正式進軍移動支付領域。Apple Pay整合了Passbook功能,用戶可以使用蘋果賬戶已經綁定的信用卡,結合Touch ID,在支付時只要通過指紋識別確認即可完成支付。此時,指紋識別在移動支付中的作用才一下子被放大,真正的顯露出來。

就在Apple Pay上線初期,蘋果就與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等多家信用卡公司,以及摩根大通、美國運通、花旗、美國銀行等美國主要銀行建立合作關系。同時,Subway、麥當勞、Wallgreens 、Macy’s、Bloomingdales、Duane Reade等等超過22萬家零售店開始支持Apple Pay。而據WWDC2015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到今年7月,全美將有2500家銀行與Apple Pay達成合作,擁有1500萬用戶。同時,在全美接受使用Apple Pay的商戶將超過100萬。而且,7月,Apple Pay將正式進入英國,并已與14家銀行達成接入。到今年秋季,英國將有70%的信用卡和借記卡適用Apple Pay,并有超過25萬商鋪接受使用Apple Pay。

雖然Apple Pay僅擴展了一個國家覆蓋,但消息稱,蘋果已經完成了Apple Pay對加拿大的支持,并與秋季登陸加拿大,而同時,蘋果正在積極尋找進入中國市場的可行方案。此外,在WWDC2015上,蘋果已宣布將Passbook更名為Wallet,以適應內容更為豐富的消費類卡劵信息。從國家覆蓋到應用更名,可見,蘋果已經在加速Apple Pay的全球化布局,相信很快就會擴展到歐洲和亞洲其他主要國家。

其實,這還只是蘋果布局的一部分。

3、另外一個布局

花旗分析師Jim Suva在致投資者的有關蘋果未來的報告中多次提及“Work security access”,直譯為“工作安全接入”。實際上,這是蘋果的又一個更大的新業務,即,傳統的鎖具將由用戶的iPhone所能控制的電子鎖取代。這個業務的基礎則是Apple Pay 和Passbook,再輔以iPhone指紋安全設備Touch ID及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等。

在蘋果的構想中,未來,蘋果智能鎖將取代現有的鎖具,只要你擁有一部iPhone就能實現更智能、安全的無鑰匙進出方式。往簡單里說這是關于鎖的生意,但深層次考慮,這是智能門禁、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核心控制甚至個人身份識別和驗證的市場搶奪。

最近幾年來,美國政府對于智能門禁、安防方面的應用尤為重視,甚至出臺了一系列標準和要求。要求一些特別的部門,比如銀行、機場、政府部門、公共事業機構等等,提升門禁安防能力。現在,隨著智能硬件、身份識別技術、個人身份認證、數字化、網絡化等方面新技術解決方案的出現和應用,美國普通用戶也期待一種更為便捷、安全的方式來取代現有的低安全級別和繁瑣的門禁安防手段。這兩年,智能手機的NFC功能、指紋識別等技術與門禁的結合引起了用戶的注意,而這類產品的出現也得到了用戶的認可。

將智能手機作為身份識別和身份認證的傳遞工具,實現對門禁系統的控制,這無疑可為用戶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操作方式,不僅可以避免傳統鑰匙被復制或因丟失到來的風險,而且還可以衍生出更多更廣泛的應用。而蘋果就是在做這個生意并且會做的更多,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用iPhone打開汽車門。庫克曾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表示,想要用iPhone取代用戶的汽車鑰匙,并且庫克也是這么去做的。有消息稱,從2010年開始,蘋果就一直在研究智能鑰匙系統。如今,隨著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的推出,蘋果必然會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和拓展。

4、Touch ID to send

仔細看WWDC2015的朋友應該能注意到,當美女高管Jennifer Bailey介紹Apple Pay的時候,“Touch ID to send”這句話出現在了多個畫面中,很容易被忽略,但卻傳達一個重要信息:Touch ID將在蘋果的移動支付布局中擔當必不可少的角色。同時,在蘋果的“工作安全接入”以及個人身份識別等諸多方面,仍然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別小看了蘋果的指紋識別模塊,它很快將成為蘋果商業布局中一個重要的連接點,所以蘋果才會高價格、大手筆收購并組建專利群,才會表現出獨占和排他性。

那么,為什么蘋果的指紋識別能擔負這個重要的角色?

首先,蘋果做指紋功能時不是盲目追求功能創新,而是在潛移默化中一點點織網,一旦這個網織好,最后就等利潤源源不斷的流入。而國內的廠商,只是被動的跟隨,學到了形但未參透意。再者,蘋果追求時尚,甚至被認為是一個向時尚轉型的企業,但它更大的追求在商業上的成功和改變世界。而我們的企業,遠未達到這個境界。最后就是技術實力上的差距了,但事實上,蘋果縱然收購了AuthenTec并建立了不錯的專利庫,但仍存在很多問題。

很欣喜的是,在這個專業且龐大的領域,國內有企業可以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它絕非忽悠魅族的那個。

指紋識別模塊對于智能手機整體而言或許并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對比蘋果的精心設計全面布局與國內廠商的漫無目的盲目跟風,這之間的差距其實反映出了國內企業存在的問題。如今的商業競爭很是殘酷,企業必須傾盡全力才能保持競爭優勢。而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每一步都不盲目,要有目標、有目的,不是跟隨更不是狂妄。

希望我們的企業能有一些深層次的考慮:當你的產品或服務推出某件事情時,你們的真實意圖到是什么?有意或無意間,會帶來哪些改變與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產品與服務到底要傳達哪些信息?是個什么樣的價值體現?這些又是如何起作用的?不僅僅是眼前,這些在未來如何應用,又能有哪些更廣泛和深層次的考慮?

或許有人會說,對于指紋識別模塊這類“無關大局”的小問題這么較真不是小題大做嗎?其實不然。至少從中可以看出國產手機廠商的對蘋果盲目跟從(盡管很多廠商口頭上小瞧蘋果,說要“吃掉”蘋果),而這種跟從體現在智能手機的方方面面,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試問,一個每一步都只知跟從的公司,怎能超越別人?還奢談什么情懷?什么胸懷呢?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手机在线中文字幕|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免费观看美女用震蛋喷水的视频 | 精品久久欧美熟妇WWW| 多女多p多杂交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97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爽| 2020国产精品自拍|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 亚洲男人电影天堂|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中文版|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网站|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午夜两性色视频免费网站| 五月天在线婷婷|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99视频精品在线| 日本人善交69xxx|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女女脚奴视频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凤凰福利 | 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26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