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壟斷擴張版圖開啟,誰來為消費者買單?自媒體
文/路北(微信公眾號lubei2014運營者)
最近,國內的在線旅游商們熱鬧非凡,攜程并購藝龍、去哪兒網融資8億美金,儼然一副大戰一場的樣子。然而,令人警醒的是,攜程如果并購了藝龍,那豈不是少了一家競爭對手,消費者福利會不會大大縮水?
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在線旅游市場, 攜程占據了50%以上市場份額,但是隨著市場規模的遞增,攜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持續不斷的價格戰、行業大企的壟斷、惡意競爭、欺詐消費等等現象頻發,讓攜程往往揮著大棒驅趕。當然,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讓攜程也似乎成為了全行業公敵。
如今,攜程正通過并購、投資等手段,不斷侵入門票、酒店等各個領域領先的其他公司,試圖通過資本形成壟斷地位、攫取更多的利益 。
最近,有網站對“攜程與藝龍合并是否屬于壟斷”做了調查,其中,接近80%的網友認為,二者合作市場份額達60%,屬于壟斷。業內的專家也同樣給出了相似答案:攜程和藝龍應該是實現了一種合并,份額已經達到了60%以上,已經涉嫌壟斷。
其實,這樣的話題似乎已經見怪不怪。
作為在線旅游平臺的老大,攜程每一次出場都被貼以“壟斷”標簽,小至一款移動應用,大致同程、藝龍,都似乎給攜程造成一種危機感。但是,在攜程控制藝龍網之后,在線酒店預訂市場中獲得市場支配地位,削弱下游產業中酒店的談判議價權,似乎已成為了既定模式。
市場集中是必然,店大欺客也是如此。
對消費者來說,攜程入股藝龍后,未來只有去哪兒繼續與攜程抗衡。由于市場競爭不充分,消費者很難得到真正的真金白銀實惠。再者,充分的市場競爭有利于平臺服務質量的提升,如果一家獨大,平臺便很難有提升服務的動力,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極為不利。
都說旅游業局面混亂,從大的格局上看似乎掉入了一個競爭的怪圈,價格戰成了他們競爭的根本,而產品、服務、技術和品牌等方面被他們拋之腦后。
業內看來,在線旅游業屢遭消費者投訴,是在線旅游商的關注點有問題,都說要重視消費者,但最終都是以追求市場份額為最終目的。先用低價為誘餌引游客上鉤,再設置重重陷阱對之肆意宰割,這樣的商業模式同詐騙無異。
有人把攜程比喻成一只恐龍,龐大無比,無人能及,但是封殺和不正當競爭成了攜程打壓競爭對手的兩把利劍,無論是大一點的藝龍還是一些小的移動APP公司,攜程的大棒政策紛紛屢試不爽。但不可否認的是,簡單粗暴的方式已經讓其難以轉身,到處都是漏洞,用戶大面積流失已經不是一兩天。
如果攜程真的形成“壟斷”,那么對于消費者來說,再無選擇余地。要不跟隨攜程模式,要不淘汰出局,乖乖的掏腰包現場訂酒店機票。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