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則強,大則亡,微商的未來形態究竟在何方?觀點
作者:開眼二郎(微信號:tmel0211)
昨天,那篇探討微商為什么被扣上“傳銷”帽子的文章發表后,意外得到眾多微商從業者的關注,一天時間有上百人加我微信好友咨詢下一步微商究竟該何去何從。說實在的,二郎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因為沒有辦法對這些一心想通過微商“創業”的人潑冷水,但微商原本一個大勢所趨的商業形態為什么會身陷道德排斥的囹圄,除了營銷模式上的“洗腦”宣傳,還有商業模式上的層級代理,其深層次原因究竟是什么?作為一個新生商業形態,為什么說微商的結局會是自生自滅,是進化還是異化完全失控,前路到底在何方?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得厘清微商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現狀是什么樣子的?將來又會呈現何種形態?
記的去年,二郎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微商病入膏肓,社交電商路在何方?》,定義很明顯,微商是從社交軟件平臺生態中衍生出來的商業形態,本質上屬于社交電商,其優勢在于:
1、有時間、流量,社交平臺會覆蓋大量潛在客戶群體,且占據著大量碎片化時間給消費行為產生提供了流量基礎 ;
2、有信任、情感,社交平臺基于熟人關系的生態會打破消費行為產生存在的“信任”門檻,還會通過情感加速刺激;
3、有場景、黏性,社交平臺作為一個生活圈,有用戶之間互相分享、傳染的消費場景,且能在高頻次、持續影響下產生多次消費黏性;
簡而言之,社交電商解決了傳統電商缺流量,缺核心競爭力,缺持續生存力的問題,可以改變“大規模、標準化、競爭化”傳統電商叢林法則中存在的“流血價格戰、虛假產品、誠信透支、優勝劣汰”等惡性問題,會開辟一個全新的基于“個性化、情感化、供養化”的社群電商生態。微商之所以能在社交平臺的土壤下滋生,正是因為社群電商的全新生態可以化解傳統電商生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是一種商業形態的進步,大勢所趨。
所以,最初的微商生態是高度契合社群電商生態的。某畫家,業余時間畫了不少畫作,通過朋友圈的展示,吸引了一部分微友的注意力,非要進行購買;某IT男回鄉,發現家鄉的山核桃熟了,在朋友圈分享,很多朋友要求購買;某美女,經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美容心得,有不少人會注意到她所使用的面膜和護膚品;等等,最初的微商應該是這樣的,是基于某個對稀缺產品有生產能力或深刻認知能力的達人,借助自己的魅力人格所制造的信任和情感基礎,和一群有穩固生活圈關系的熟人之間產生的商品交易行為。這種微商生態是健康的、有序的、可以長期良性運轉的,也為未來社群電商生態的普及,拉開了一個完美的序幕,并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然而,好景不長,一群野蠻人帶著貪婪的生意經闖進來了。
1:不滿足已有社交平臺的關系圈,用大批量的加好友的方式,擴大自己的潛在影響受眾,卻無奈沖破了熟人關系圈的范圍,也自然稀釋了社交平臺固有的信任和情感關系。
2:不滿足已有的小本買賣,想把產品更大規模地銷售出去,從而賺取更大的利潤,卻不曾想,一旦這樣就會又一次陷入傳統電商大規模、標準化的產銷競爭邏輯當中,跟社群電商的個性化、服務化是大大背離的。
3:不滿足已有靠生活圈場景刺激,靠口碑分享潛移默化影響的小而慢的生意模式,而在賺快錢的利欲熏心下,采用金字塔式的層級代理,倉庫轉移,下線壓貨,全然不顧產品有沒有銷售到客戶手中。這就把產品和消費者的關系轉變成商人和商人的關系,本質上已經出離社群電商本身了,是一種病態的生意經。
所以,現在的微商生態才會和社群電商大大背離,一些傳統電商生態中才會有的虛假產品、惡性競爭、透支誠信的腫瘤也就長出來了,把社群電商的好基因完全給異化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的微商還只是走傳統電商的老路,只不過是抓住了社交平臺提供的一個新渠道而已,離未來的社群電商生態還想去甚遠。網上有句呼吁說,千萬別讓微商倒在“春天里”,那些純粹為發財夢而趕來做微商的人,自然不會顧及社群電商的生態特性,一味的滿足利益,放大矛盾,遲早要走上一條自生自滅的不歸路。
未來微商將是何種形態呢?
一:小則強
社群生態是以人為中心,而產生的局域輻射影響。之所以定義微商是小則強,是因為:
1:以“小人物”為中心,這里的小人物并非一個一股腦想賺錢的大學生,而是能充分認識到微商本質,有一定專業技能,富有魅力人格的一群人。比如:KOL,在某個專業領域有專業特長和認知的一批人,能夠影響到一批粉絲的消費決策。那些以為微商是零門檻,社會底層人員只要刷屏就可以賺大錢的人洗洗睡吧。
2:以“稀缺產品”為核心,一定要明白,并不是每款產品都適合做微商,而只有那些和人關系密切,可產生附加值,同時可以有溢價的產品。比如:面膜,如果一個人在朋友圈帖面膜,曬皮膚,能直接刺激其他人進行消費,人給了產品附加值,以至于可以忽略去關心面膜到底成本價是多少,而用比較高的溢價去消費。所以要糾正一個錯誤觀點,客單價高、利潤率高、使用頻次強并非是適合微商的產品特性,而是因為這些產品因為和人的關系產生了附加值和溢價以及持續信任。
3:以“體驗過程”為關鍵,微商本質上賣的不是產品而是一個服務體驗過程,我在朋友圈買了你的面膜,其實是買了我對你的信任和你的消費習慣。這就意味著,買只是一個開始,后續的觀察、互動、反饋都是微商必須具備的個性化體驗。
之所以說微商是小則強,就是要認識到,微商是個性化、服務化體驗式產品,有一定邊界和系統,不可能做太大。社群生態正是由一個個分散的興趣組構成的,小而精,小而成系統,小而自我供養。
二:大則亡
因為個性所以會產生情感,因為情感所以會產生供養,社群電商生態其實是一個個小的密閉的關系圈。如果一味貪大的話,會產生以下兩個誤區,潛伏著危機。
1:微商非大眾創業。因為基于社交軟件,每個人都可以無障礙使用,好像微商就是大眾的創業趨勢,這其實是錯的。微商是低成本的創業沒錯,但并不一定適用于每個人,很多社會底層做微商的人會比較盲目,容易被洗腦,容易誤入歧途就說明了這點。
2:微商不是做生意。很多人以為微商是做生意,其實不然,傳統的生意是求出貨量,求利潤率,求低成本的,而微商本質上是在做關系,只求關系穩定,有黏性,能良性運轉即可。這就決定了微商不求大富大貴,餓不死即可,是一種新型的穩定的,持續性的生意形態,如果你抱著賺大錢的目的,以為微商就是一門生意經,然后刷量、壓貨,不走入歧途才怪。
現在,你該明白你是否適合做微商,該如何做微商,微商的趨勢如何了吧?小則強,大則亡,糾正的是你微商思維上的誤區,扶正的可是關于社群電商生態一個美好的未來。當然,也有人認為,在傳銷旋渦中的微商正經歷一輪洗牌,專業的,有保障的,微商大鱷會主導市場,一些邊緣化長尾上的小微商會遭遇優勝劣汰,死翹翹,如果真會是這樣的話,那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如果這樣,那么微商代表的社群電商趨勢就完全被曲解了。微商的未來是基于人的關系產生的社群生態,切莫拿做生意的邏輯去看。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