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是否即將迎來“暴風”?自媒體
近日,暴風科技完成了第39個漲停,股價甚至一度超過300元,創造了A股歷史上最長的連續漲停記錄。伴隨股價和市值的一路高歌,暴風科技的未來走勢也引起眾人的關注和猜測。接下來,暴風科技是否即將迎來“暴風”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先拷問一下暴風科技,今后靠什么支撐300億市值?畢竟這與是否能迎來“暴風”扯著骨頭連著筋。
一向低調的暴風科技CEO馮鑫自信地給出答案:今后,暴風科技將從一家網絡視頻企業全面轉型為DT(Data Technology)時代的互聯網娛樂平臺。
他稱,“DT大娛樂”與以往戰略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從以“我”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大數據、用戶畫像為中心,做場景連通。
“DT大娛樂”戰略決策,意味著暴風科技將要“革自己的命”。因為暴風以往便是以一個產品“暴風影音”為中心,而暴風現在要完全打破這種局面,建立新的生態。
為此馮鑫表示,暴風將從四個方面來全面實踐、布局“DT大娛樂”戰略決策:
一是將現在不到5千萬的日活躍用戶群變成一個億,并成立DT中心;
二是,乘法服務,在現在視頻領域的基礎上,橫跨到音樂、動漫、小說、游戲相關領域,并互相打通產生協同效應;
三是,乘法的商業,即在乘法服務上,做好商品硬件、O2O、電商的服務;
四是,全力推進國際化戰略。目前第一步是招募國際化的人才,交給更懂國際化的人才來做,暴風不設天花板,允許他們犯錯。
作為剛剛躋身創業板的新貴,暴風能如此自信詮釋其未來愿景,都是情理之中的舉動??蓪嶋H上,暴風的“DT大娛樂”戰略在業內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甚至其它公司早就走在了暴風前面。
早前,愛奇藝、優酷等均在視頻內容變現、與游戲打通等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嘗試,而國內的BAT等大型互聯網公司也早已著手在做用戶畫像相關的數據挖掘。
由此可見,暴風科技所謂的獨家“DT大娛樂”戰略決策,更像是整個行業發展的一個未來方向。
在這樣的一個行業大背景下,暴風想憑“DT大娛樂”戰略決策支撐這300億市值,恐怕沒那么容易。
其實這一點還不是最可怕的,最要命的是暴風科技這300億市值泡沫虛高。
市值被嚴重高估
按照暴風科技當下的市值,相當于10個迅雷(6.3億美元市值)。相比較視頻行業的其他廠商,優酷土豆的市值只有不到200億,坐擁搜狐視頻的搜狐,其市值也沒有暴風科技高。這顯然與實際情況嚴重背離。
首先,暴風影音的活躍用戶數PC加移動端合計只有4000多萬。但是優酷土豆活躍用戶超5億,迅雷超過2億。
其次,暴風科技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24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320.85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6.72%。
這份業績報告充分暴露了兩大問題:一是暴風科技不具規模,營收規模不到1億,而迅雷一個季度的營收就接近3億,是暴風科技的三倍多;二是暴風科技凈利潤同比轉虧,正在遭遇虧損難題。
虛擬現實業務前景不明朗
不容否認,以暴風魔鏡為代表的虛擬現實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暴風科技股價的飆漲,這一點也被其當做彰顯實力的資本。而從現實情況來看,虛擬現實業務的發展前景并不明朗
第一,“暴風魔鏡”并非神秘莫測。“暴風魔鏡”是一款虛擬現實眼鏡,配合暴風影音開發的魔鏡APP,在手機上看電影可以實現IMAX效果。也可以簡單理解為,把暴風魔鏡戴在眼前,將手機放進去,然后觀看手機播放的視頻影片,就能感受到3D甚至是IMAX效果。雖然叫虛擬現實眼鏡,不過稱之為“3D頭戴眼鏡”或者“手機頭盔”,似乎更貼切。
第二,觀影效果只是個傳說。使用過暴風魔鏡二代的用戶反饋,其影片播放畫面還達不到宣傳中的IMAX的效果。從視覺效果上看,就像在看一個3D屏幕,稍微有一些弧形、四周可以看到黑框而不是充滿視野。雖然能感受到3D效果,但是與影院級體驗還相差甚遠。
第三,收入貢獻極其微弱。暴風魔鏡的市場售價為99元,截止到2015年3月底,暴風魔鏡的累計銷量為18萬臺。這個規模對營收的貢獻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第四,行業競爭愈發激烈。雖然暴風魔鏡是國內虛擬現實眼睛的第一批開拓者,但是這份優勢將會越來越小。目前,與暴風魔鏡同類型的虛擬現實眼鏡越來越多,如蟻視科技的機饕、七鑫易維的PlayGlass、大相科技的Virglass。據可靠消息,占據視頻內容版權優勢的樂視,近日也將發布虛擬頭盔。
另外,國內的虛擬現實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虛擬現實技術離大規模普及使用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暴風科技唯一能值得炫耀的虛擬現實業務,未來有多大前景,還真是不好說。
無疑,實力摻水、市值虛高才是300億市值暴風科技的真容。
對于暴風科技的未來走勢來說,以上的事實和分析絕對不是正能量??墒?,暴風科技的漏洞遠不止于此。
其一,難以擺脫工具定位,導致盈利模式單一。工具類軟件的尷尬在于,很難在用戶體驗和盈利上取得平衡。目前暴風影音3年來廣告收入的占比均在90%左右,可以說廣告收入是暴風影音唯一的變現途徑。而這一變現則在嚴重損傷著暴風影音的核心競爭力。
其二,面臨多起版權官司,或許在未來也會成為重大隱患。先前,暴風影音未經授權提供電視劇《康熙王朝》的在線播放服務被起訴;今日,樂視網稱,暴風影音侵權樂視影視作品達到59部,涉及金額達到千萬級別。
寫在最后
暴風科技自認為,A股帶來的豐厚資本是其發展的核武器。不過,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泡沫堆起來的高股價更像是重重的包袱。
目前,暴風科技主營業務不突出,智能硬件新業務尚屬于萌芽階段,難以為公司業績帶來較大支撐。一旦業績上支撐不住,風險便會降臨。
隨著A股市場中的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多、牛市大背景的消失、“互聯網+”的風潮落幕,暴風科技的風險指數則會一路飆升。
因此,追究暴風科技是否迎來“暴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迎來“爆炸”!如果真的迎來“爆炸”,不但自身完蛋,整個市場也會灰飛煙滅。
【每篇覆蓋100萬人的科技評論,微博@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訂閱號『互聯網分析師于斌 ityubin』『互聯網金融新聞資訊 jrxwzx』『張巧忠 qiaozhong1206』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