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年來,特斯拉正試著在中國更接地氣自媒體
上一次到特斯拉位于亦莊北京最大的維修售后中心,還是因為一起車輛維修。這兩天再次過來,則是受邀談了特斯拉中國的一些進展和汽車智能化的不少設想。
在特斯拉講其本身的產品特點和服務之外,讓我感覺比較印象深刻的一點是。過去這半年,在中國市場發展并不那么順利的特斯拉,正試圖變得更加本土化,貼近中國市場。
(服務中心等待交付的特斯拉Model S)
一、變化從人開始
年初特斯拉高層換人成了話題,原負責超級充電站項目的朱曉彤接任吳碧瑄擔任特斯拉中國區總裁,相比吳碧瑄蘋果公司這樣的海外IT公司高管北京,此前曾供職凱博國際的朱曉彤為物業與項目實施背景,更接地氣。
接任中國區總經理后,朱曉彤曾在一次對外采訪總表示“特斯拉最終是希望接地氣的,沒必要把自己搞得曲高和寡。”或許這也預示著一種管理風格的漸變。
除了高層管理人員,特斯拉正在讓整個團隊變得更本土化,特別是對外的公關事務這方面,從這次媒體溝通和講解的過程也有所不同,讓技術人員完整介紹產品細節和對智能化的理解。并在隔天之后,再次派人回訪,這樣的方式了解得是否透徹?
(特斯拉中國區服務中心的員工需要在總部經過將近1年的培訓并獲得相關認證證書)
二、積極與政府接觸
在與政府接觸方面,也變得十分積極。升任為特斯拉中國區公共事務總經理的陶琳,從公開報道可見,在多個場合積極與媒體和政府官員對話。比如3月底浙江市委常委和下城區的幾位領導就公開會見了陶琳,洽談特斯拉在浙江省的發展規劃以及在杭投資計劃。
另一個例子是,在充電標準上,特斯拉也在多個公共口徑中稱,正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制定我國的新能源車充電國標,目前特斯拉在中國銷售車型Model S使用的是歐標接口,一位服務中心的負責人稱,國標制定推出后,特斯拉也會同步推出國標接口。
不僅如此,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今年貌似也特熱衷于來訪中國市場,不僅在月底參加了博鰲亞洲論壇,與李彥宏和比爾蓋茨等大佬大談科技創業和技術未來。在更早的時候,北美車展上曾宣稱計劃將在中國建廠。
三、積極參加車展
今年4月份在上海舉行的車展上,首次看到了特斯拉的身影。雖然特斯拉進入中國已經一年多,但去年的北京車展,特斯拉并沒有進館展示,顯得有些另類。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特斯拉中國區公共事務總經理的陶琳稱,“中國目前是特斯拉CEO傾注了非常非常多心血的市場,非常非常重視。甚至跟我們說中國市場只要有任何需要,他隨時都可以過來。我覺得包括這次車展,我們總部那邊也是盡全力來滿足各種需求。”特斯拉總部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一塊完整的特斯拉Model S電池,有700公斤重)
四、推出中文導航
另一個本土化的案例是,中文導航服務終于推出,在過去一年,國內特斯拉與海外版本最大的不同就局限在導航服務上,一直沒有國內導航服務。
在2014年底的時候,終于和四維圖新達成合作,給中國用戶帶來了本來早就應該具備的本地導航服務。四維圖新還特別在導航地圖里整合了特斯拉國內的超級充電站數據。
與地圖相對應的還有一本土化的服務是提供5年3G免費服務,在網絡需求越來越高的國內用戶生活中,特斯拉這是個很厚道的做法。
五、數目龐大的目的地充電站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充電站規模的普及速度非常之快,根據最新的數據,國內已經有超過1200家目的地充電站,同時在國內6個城市建成了10個服務中心,超級充電站200多個,已經建成了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充電網絡。
也正是因為超級充電站項目在國內市場的快速擴張,讓朱曉彤能夠躍升為中國區總經理,難怪有特斯拉內部員工稱其為一匹黑馬。
六、爭取更多城市的新能源車綠色通道
還有一個本地化的做法,則是與地方和政府爭取特斯拉新能源車的破格獲取牌照的“綠色通道”,特別是在上海、天津這樣一些對機動車限購嚴格的大城市,特斯拉都爭取到了獲取車牌的綠色通道。在特斯拉進入的六個城市中,僅北京沒有解決汽車牌照問題。
這種種細節展示出的是一個急于在中國市場扎根,并快速擴張中國市場,讓中國市場成為其市場增長巨大動力的特斯拉。不過留給特斯拉的問題是,種種努力之下,中國用戶最終會給特斯拉怎樣的回報?銷量會是最終的考驗。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國仁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