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再出發:電動車怎么做?創投
4月7日,李一男在微博上發布公開信,宣布進軍電動車行業。
截止到筆者撰寫這篇稿件時,該公開信的微博轉發數據僅為3000余次左右,說實話,這個數據對于這位成長經歷頗為驚奇的年輕人而言,多少是有些落差的。不過慶幸的是,這一次沒人關心這些表面現象,而是將更多的興趣傾注在李一男的再出發舉動和新項目表現,比如雷軍親自轉發并附注“創業,什么時候都不晚!李一男,加油!”的轉發語,以及大多網友通過評論表達對李一男新項目的看好,便可看出李一男的這次再出發是一個有著高期望值的新起點。
雖然光環籠罩且成長經歷近乎傳奇,但這個“年輕人”這次能給電動車帶來新的傳奇嗎?
李一男再出發:趨勢與眼光驅動新項目
李一男,16歲上大學,26歲成為華為常務副總裁,后先后擔任百度首席技術官、12580CEO以及金沙江創投合伙人。在華為,他將華為帶過了200億的大關;在百度,他領導了百度“阿拉丁”等計劃的研發;在12580,他領導了12580每天用戶的使用量增加了一倍。除此之外,他還被李彥宏稱為"中國自主創新科學技術領域的頂尖專家,在全球領先的技術公司擁有杰出管理經驗"。
除了是一個標準的技術狂人之外,李一男還對投資和創業保持關注,這或許和他此前在金沙江創投的工作經歷相關,但對他自己來說,看著“年輕人的項目茁壯成長”決定自己做一些事情,是他打算此次再出發的初衷。事實上,在他發布的公開信中,為何選擇電動車項目的緣由也解釋其中——“利用材料與技術的革新,打造一款最牛的電動車”。
對于這個新項目立項的根本緣由,是李一男認為電動踏板車更適合中國人出行需要(電動車每年可減少4200萬噸碳排放),雖然李一男也知道目前的電動車還有很多詬病和瑕疵,但他的公開信也透露了這次的電動車項目將使用“材料與技術的革新”。根據李一男公開信的透露情況以及部分國外統計數據來看,李一男此次選擇的電動車項目,有著切實的理論數據支撐。
根據德國太陽能和氫燃料研發中心ZSW日前發布的數據來看看,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中,全球電動車(包括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至今累計總銷量為74萬輛,其中2014年的銷量幾乎占到半數。另外,在電動車電池銷量方面,2014年電動車用電池類營業收入為21.7億美元,并且有望在2020年增至162億美元規模。
從數據統計結果以及李一男公開信吐露的心聲來看,不難發現這個有著驚人技術優勢和創投經歷的創業者,此次選擇電動車行業進行再出發并不是頭腦發熱,而是其預示到電動車趨勢以及行業即將在未來的大爆發。并且在技術籌備與立項方面,李一男也表示將以歸零心態大幅提高這個行業的現狀。
革新與突破:李氏電動車會怎么做?
李一男的再出發選擇了對環境、科技與生活均有息息相關聯系的電動車,用他的話說是當此年齡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用行業報告數據來說則是電動車是當前大勢所趨,不管哪種原因,在突破與革新方面有別于傳統,這才或許是李一男電動車再出發的取勝關鍵。那么,李氏電動車會如何做呢?下面的幾點猜想,是筆者本人根據自我腦動打開進行的相關設想:
1、互聯網方式的電動車產品
自小米開創互聯網思維方式做產品的潮流以來,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基于互聯網思維進行革新和再造,但是在電動車行業,除了特斯拉開創了電動車轎車的先河之后,踏板車和自行只的領域一直未有相關嘗試。此次李一男出發選擇此領域,雖然目前對結果還未為可知,但在眼光和勇氣方面已經足以讓人刮目相看,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李一男本身技術出身,因此李一男式電動車的技術不會是大問題。
用互聯網方式做電動車,這或想李一男電動車的主要特色。
目前國內市場的上的相關電動車缺乏特色,要么只是簡單的組裝,要么在外觀上隨意山寨別人……在目前電動車產業成趨勢的大環境下,從產品方面進行技術與用戶體驗的革新,這在目前看來正是不爭的事實。另外,如前所說,電動車行業蘊藏巨大的商機,同時李一男的技術背景和創投經驗等等優勢,都使得這款還未露面的電動車較之別人更有著不一樣的期望點。
2、以用戶和市場為中心的設計
互聯網方式的電動車還具有另外一個優點,那便是完全可借助互聯網方式實現營銷。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互聯網營銷的方式可使得該產品真正實現B2C,這種方式帶來的效果便是因為減少了經銷商的環節而變得更加物美價廉。小米、樂視等互聯網品牌產品的出現,已經證明了互聯網營銷方式是最適合消費者的銷售模式。
另外一方面,互聯網方式的電動車產品因為直接面向普通消費者,因此可以直接從消費者身上獲悉到相關的產品反饋信息,這對于改進和提升產品性能及體驗也意味著直接性的便利。從現有的市場代表廠商來看,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的最大優勢就在于用戶體驗和產品設計,因此李一男式電動車勢必會在這方面有所改觀。
3、基于國情和現狀的電動車創新
蘋果、Google、樂視等互聯網設備與制造公司均先后涉新能源汽車領域,這既有科技公司具有前沿眼光因素有關,同時也和該領域將是未來發展趨勢不無關系。從這個層面來說,李一男式的電動車作為創新的再出發項目,此次能與主流科技公司理念與想法保持一致,也順應凸顯了李一男團隊的眼光精髓。
而對于電動車的未來而言,中國國情或許是電動車最好的發展舞臺。
對于節能環保型汽車產品,中國區域內的不同省市幾乎都對電動車有所支持和補貼政策,特別在基于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市場需求情況下,中國式電動車的未來是一個不可想像的空間。在此基礎上,電動車的高質量、優體驗、低價格,以及環保等特點,勢必適合每個中國人。
作為互聯網公司技術出身、且在創投領域均有夯實經驗的李一男,想必在這方面更能理解和完成這次再出發之旅的重任。
物聯網挑戰:李一男還能超越自己嗎?
作為擁有優越的成長經歷,以及自身在技術和產品開發方面的爐火純青經驗,李一男此次的再出發項目不僅讓他再次回歸視野,同時他的新項目也成為媒體報道的熱門話題。這些天然的優勢和自主選擇的創業方向,都讓這個年輕人此時完全被聚焦于鎂光燈下,對于大眾而言,李一男再造電動車或許不那么重要,但李一男要革新一個領域的行動,或許正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因為這意味著改變。
這一次的再出發不管對于中國電動車還是李一男本人而言,都意味著全新的改變。和其他創業者和創業項目不一樣,李一男本人和他即將開始的這個新項目,此次都是一個足以吸引大眾關注的目標,因此李一男此次再出發能否帶來全新的改觀,這將由時間給予證明。
我們且拭目以待。(朱翊/文,微信:izhuyi;微信公號:zhuyiweixin)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