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提價,成本上漲的物流業出路何在?觀點
最近,京東悄然宣布調整免運費標準,非鉆石會員購買自營商品滿79元免運費,而之前這個數字是59元。鉆石會員的免運費標準則從之前的39元上漲為59元。
無獨有偶,其他電商的免運費標準也都在上漲。去年7月,小米將購物滿100元免運費,調整為滿150元免運費。亞馬遜做得更狠,去年12月,從之前滿49元免運費,一下子漲到了滿99元免運費。
除了電商不斷增加免運費門檻,物流企業也都蠢蠢欲動,開始漲價。2月1日起,順豐速運正式實行2015年新版價格。新版價格針對25個省份的標準快件長距離配送提價,大部分地區快遞的首重收費價格提高1元到2元不等。業內人士估算分析,順豐的新版價格整體提高2%左右。
無論是快遞提價,還是電商提高免運費標準,都折射出物流成本的高企,已經到了無法自己消化的地步。有人可能奇怪,油價這幾年一直在下降,為什么還要漲運費?事實上,油價在物流企業中只占10%的運營成本,真正的大頭在人力成本上,約占運營成本的50%以上。換句話說,快遞行業是一個人力密集型行業,隨著這些年人力成本的上升,快遞行業的成本壓力很大,漲價已經是大勢所趨。
鐵路貨運價格放開也對物流成本上升推波助瀾。多年來,鐵路貨運價格由政府制定,一直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但是去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包神、準池鐵路貨物運價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新建的準池鐵路投入運營后,貨物價格實行市場調節,由鐵路運輸企業與用戶、投資方協商確定具體運價水平,這也是國內放開鐵路運輸價格的首次嘗試。這個鐵路運價達到了0.25元/噸公里,遠超國家鐵路統一的基準價(0.1551元/噸公里),業內預計今年8月國家鐵路貨運價格上浮政策開始實施之后,貨運線路將出現大范圍的自主提價。
對于電商企業來說,從城市到農村的拓展同樣面臨物流成本的上升。根據媒體報道,京東在農村地區的物流加盟商“京東幫”陽新店的負責人王志剛表示,陽新鎮下面鄉鎮60公里的范圍內物流成本將為城市的五倍。這個數字雖然有些夸張,但是農村物流成本比城市高是事實。
物流運費上漲或者電商免運費門檻提高,對于消費者來說短時間難以接受,但卻是必然選擇。從長遠來說,人力成本的上升是大勢所趨,未來這種上漲將成為常態。另一方面,長遠來看,漲價對于消費者也未必是壞事。無論是電商行業,還是快遞行業,人們對于時效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長期以來電商或者快遞企業都在微利或者虧損的情況下運營,這樣的狀態肯定無法維持比較好的用戶體驗。通過調整運費,或者提升免運費標準,快遞或者電商企業能夠持續投入以提升服務水平,從而增強用戶體驗,這樣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好事。
以京東為例,通過高投入,自建物流,京東以“送貨快“塑造了獨特的用戶體驗,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以說,沒有持續的投入,京東沒辦法持續維持這樣的用戶體驗的。順豐也是這樣,在快遞行業,低價惡性競爭愈演愈烈,半數的快遞企業盈利困難,”不漲價等死,漲價早死“已經成為快遞行業微利的真實寫照。在綜合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運費一成不變或者低價競爭,只能帶來越來越差的服務,最終吃虧的還是消費者。順豐逆市漲價,也是為了打破這種行業的惡性循環。
當然,漲價也意味著要有底氣,要有很強的實力做后盾才敢這樣。例如,順豐漲價后,目前并沒有其他快遞企業跟進,也是因為順豐主要定位在高端市場,情況比較獨特。京東也是這樣,雖然非鉆石會員的免運費門檻調整為79元,但是因為京東不僅送貨快,而且服務好,相比其他電商企業具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因此可以預料這種調整并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相比起來,如果你的競爭實力不強,貿然漲價,可能帶來的就是滅頂之災。
無論對于快遞企業,還是電商企業,未來的定價上還有一個趨勢,那就是日益走向分級化管理。簡言之,就是針對不同的用戶,推出不同的價格策略,對應提供不同的服務。比如,對于要求不高的用戶提供基本服務,收取較低的費用,但對于服務要求比較高的用戶收取較高費用。例如,京東之前推出的極速達服務,讓用戶付費49元,可以享受三小時送達服務。亞馬遜的慢遞服務,對于那些可以接受“4-7天配送“的人們,給予立減3元的優惠都是這樣。
總而言之,電商提升免運費門檻,快遞企業漲運費,都是在人力成本上升趨勢下的迫不得已。未來,只有不斷鑄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對客戶的服務水平,才有可能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南冥一鯊(微信公眾號:southsharker):解讀行業發展的大勢,揭示新聞背后的真相,總結互聯網化的經驗教訓。關注南冥一鯊,在這里讀懂互聯網,因為知大勢,方能贏未來。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