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這不是最好的創業時代創投
和創業者聊天時,你很容易就會聽到類似“現在是最好的時代”這樣的感嘆;和投資人聊天時,對方又往往會問:你這邊有沒有好的項目可以推薦?身處在這樣一個繁榮的表象下,關于泡沫的討論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你覺得有泡沫這回事嗎?其實,我是不認為有永遠持續不變的繁榮,哪怕它是一個持續繁榮的過程。”這是前兩天 PingWest 品玩 CEO 駱軼航拋給創新工場 CEO 李開復的一個問題。
在李開復看來,有沒有泡沫要看從哪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看的是大方向,像技術、互聯網、社交、物聯網、共享經濟,這些領域現在是一個已經到頂的狀態?抑或是過熱的狀態?那肯定不是,而且恰恰相反,整個業界都還處在一個非常低的狀態。
比如來說,看看現在的家庭、辦公室,這就是人們想要的智能家庭?現在路上跑的汽車,有這么多是浪費的,這就是人們想要的共享經濟?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現在,全世界能聯網的設備總共也就 60 億臺,但在 5 年后,這個數字會上漲到 400 億,人類社會創造的經濟價值至少會超過過去 10 年、20 年的總和,在這種發展趨勢下,所謂的“過熱”現象當然是不存在的。
但是,在這個持續繁榮的過程中,真的是所有的公司、所有的行業都能承載它當前被賦予的估值嗎?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
在李開復看來,無論市場處在蕭條狀態還是繁榮狀態,總會有某些公司、某些產業的估值超過它應有的,或者說低于它應有的。在經濟危機中,當一家公司被市場看跌時,它在跌破它應該跌的價值點后,可能會再下跌 40%;在市場繁榮時,當一家公司被市場看漲時,它又可能會在超過它應有的價值后,再多漲 60%。這種矯枉過正的市場現象是經常出現的,和每一次經濟危機、市場泡沫相伴相生。
在當下的某些細分領域,由于中國的投資人愛跟風,所謂的“泡沫”自然也就難以避免了。像拼車、部分上門的 O2O 服務這些都被李開復看著是資本過渡追逐的行業。雖然我們并不否認這類服務的價值,而且也相信這些細分領域最終會有一個贏家勝出;但當投資人都在這個領域扎堆時,就會導致那些早先入場的資本可以大量獲益,但進去晚的、眼光又不好的,除了把估值抬高 3-5 倍,往往也會把自己陷進去,這就比較慘了。
對于這些過渡繁榮的細分行業、跟風進去的資本以及抱著投機心態的創業者來說,市場上有沒有泡沫呢,那當然是有的。
所以,如果我們看宏觀的經濟變革,互聯網能做的事情還很多,人們也還有很多需求都尚未被滿足,人類未來 5 年發展所產生的經濟價值會超越過去 10 年,甚至 20 年的總和,這個市場上當然沒有什么過熱、泡沫之說;但如果我們把目光縮小到具體的某個行業、某個賽道,這上面當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應該得到它當前被賦予的估值。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