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科技企業的估值之道:上市前“任性”,上市后“理性”金融
市場數據顯示,1999年底納斯達克指數的平均市盈率高達152倍,如今的平均市盈率不到30倍。
以互聯網經濟、生物科技、藍籌科技股等為代表的美國公司占據納指成分股的主流,蘋果、谷歌等市值超過千億的公司估值依然相對合理。
近年來,美股市場乃至全球資本市場都很注重科技創新,也給了創新企業更多的溢價,特別是一些還未上市的科技初創企業。不過,就在“估值泡沫論”滿天飛和納斯達克指數重回15年高點之時,回過頭來看看已經上市的美股科技企業,也不見得所有公司都能“飛起來”。
科技初創公司融資火爆
美國養老金也搶籌
盡管針對美國許多科技初創企業估值持續高企的情況,不少市場人士已開始感到擔憂,但這樣的估值神話仍在上演。
最新數據顯示,圖片分享社交網站初創公司Pinterest在本月募集到3.6億美元資金,總估值達到110億美元。“閱后即焚”照片分享社交初創公司SnapChat近期收到來自阿里巴巴的投資,現估值為150億美元。打車軟件公司Uber的估值自2013年以來漲了10倍,目前已經高達400億美元。PitchBook數據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去年全美科技初創企業收到來自各方共計590億美元的注資,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其中,有62家估值已經突破10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數量幾乎是2013年的3倍。在這其中,有大約一半的投資資金來源不是傳統的風投公司。
在互聯網時代,因大批私募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涌入,美國科技初創企業估值史無前例地加速飛漲。據悉,對沖基金和共同基金曾經不參與風投式的交易,但現在都涌入最熱門的科技初創企業。在最近幾輪的融資中,私募基金和共同基金給出的公司估值是預計年銷售額的15至18倍。而在5年前,科技初創企業最高估值才達到預計年銷售額的10倍至12倍。可見,估值在近幾年中大幅升高。“有些公司的估值簡直讓人難以置信。”給科技初創公司做后期階段投資的SharesPost
100基金公司投資經理韋伯表示,“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里,現在估值是未來年收入16倍的公司會很輕易地在市場回落時損失三分之一的估值。”
除了私募基金和共同基金,就連養老基金也開始跑步入市。據悉,包括富達投資、T. Rowe
Price和貝萊德在內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都已經簽訂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出手購買科技初創企業的股票,然后將其注入到許多共同基金中,而這些共同基金都包含在401(k)和很多美國人的個人退休賬號里。
此外,越來越多的科技初創企業不愿意提前上市。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曾經在私有市場獲得過高達1000億美元的估值,從而創造了一個龐大的私有股票市場。從大型對沖基金到小型投資者,很多人都持有了大量Facebook股票,最終才迫使Facebook提前上市。不過,這一前車之鑒也促使很多科技初創企業特意限制了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加上源源不斷的融資資金,使這些科技初創企業推后上市計劃。
上市科技企業估值
“任性”到“理性”
估值神話不斷上演,科技企業估值也越來越“任性”。不過,無論投資者的資金實力是大是小,都無法確保科技初創企業最終成為公開市場追捧的明星。談“泡沫”,似乎也要分上市和非上市企業。
在如今的A股創業板市場,許多科技企業的市盈率成百甚至上千倍,特別是沾上“互聯網”概念之后,無論業績如何都能讓股價一飛沖天。而在美股科技市場,在股指和股價再創新高的同時,市盈率看起來還是相對“理性”。社交媒體板塊是這一輪科技股漲勢的領頭羊,推特股價今年以來的漲幅超過35%,Facebook股價也在近日創下歷史新高,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對應2015年的動態市盈率接近90倍。由此可見,社交媒體行業的龍頭股都在大幅上漲,但事實上Global X社交媒體指數ETF基金在過去一年里還有所下跌,而同期納斯達克指數上漲近20%。在社交媒體行業龍頭股上漲的同時,也不乏一些表現欠佳的社交媒體企業,比如社交游戲公司Zynga的股價與去年最高峰相比已經接近腰斬,美國最大點評網站Yelp股價表現也是如此。
市場數據顯示,1999年底納斯達克指數的平均市盈率高達152倍,如今的平均市盈率不到30倍。Beacon Asset Management LLP基金經理童紅學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美國科技類公司目前近一半依然處于虧損狀態,市盈率超過50倍的公司數量僅占科技類公司總數近13%。受到市場熱捧的社交媒體板塊,行業平均市盈率達到98倍。此外,科技創新一直是引領美國經濟前行的主要動力。以互聯網經濟、生物科技、藍籌科技股等為代表的美國主流公司占據納指成分股的主流,蘋果、谷歌等市值超過千億的公司估值依然相對合理,這種狀況和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滅前完全不同。
有投資者表示,科技初創企業的特點就是公司依然處于初創的早期,或者處于快速發展過程中。對于這一類公司,投資者看重的是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而不是當前的贏利能力。不過,如果“泡沫”真像2000年那樣,投資者會看到更多表現不佳的公司隨著行業龍頭一起上漲,但這種情況如今并未在美股市場發生。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