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仍然步履蹣跚,細數醫藥電商普及的4個難點觀點
伴隨即將落地的政策紅利《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的東風,加上中國藥品電子監管體系的逐步完善,互聯網銷售渠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零售藥店重視,醫藥電商似乎迎來藍海時代。德邦證券預計,如果網售處方藥放開,市場預期值達1萬億元的處方藥將有30%轉投線上,市場規模或達到3000億元。
目前,已有多家醫療健康上市公司以不同方式切入電商領域,開始在醫藥電商領域跑馬圈地。但是醫藥電商的普及還有很多瓶頸有待突破,短期內很難真正形成靚麗業績,電商在其他業態的神話并沒有在醫藥領域上演。
藥品電子監管存在風險
實現藥品生產、流通、消費的全程監控,能夠對網購藥品進行嚴格、有效的電子監管,是國家食藥監總局放心地準許藥品網購的一大前提。根據食藥監總局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境內藥品制劑生產企業、進口藥品制藥廠商須全部納入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并完成生產線改造,在藥品各級銷售包裝上加印(貼)統一標識的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碼,并進行數據采集上傳,通過中國藥品電子監管平臺核注核銷。同時,國家食藥總局強調:藥品電子監管碼搜集、產生、存儲的所有數據、文檔、信息和記錄,都歸該局所有,任何一方都不能用于商業服務。
目前基本藥物電子監管碼體系由馬云旗下阿里健康中標籌建,這一結果引來矛頭相向。一方面,在一些藥企看來,阿里健康作為本身參與藥品有關經營活動的企業,同時又負責藥品電子監管運營實施,這違反了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阿里健康推出了諸如“藥品安全計劃”等相關的互聯網產品,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引發爭議:這讓其他運動員還怎么混?
另一方面,由企業全面負責運營實施藥品電子監管存在數據安全隱憂。阿里健康掌握全國藥品監管信息,包括全國企業各類藥品的生產、批次、數量、流通、經營和消費等各個節點的信息。龐大的數據庫飄在“阿里云”端,信息過于集中,對商家與消費者來說,一旦出現信息泄露,問題將非常嚴重。
運營成本加大,推高終端藥品價格
被納入國家藥監局藥品電子監管網的藥品達到350種以上,涉及制劑生產企業3500余家,約占我國制劑生產企業總數的七成,涉及的藥品流通企業更是上萬家。醫藥電商的行進使得我國制藥企業將又一次面臨產業升級所帶來的巨大挑戰,企業需要在生產線上加裝傳送帶和讀碼處理器,在藥盒上加印電子監管碼,完成附碼、掃描上傳等工作,投入巨資對硬件系統、軟件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增加人力成本。
再加上國家政策規定網上藥店必須配備藥師,進行藥品網絡銷售需要大量的教育推廣成本,網站建設及運營費用不菲,企業負擔加重,最終會使得整個醫藥行業的運營成本加大。企業不可能一直承擔這部分成本,早晚會分攤到藥品中去,推高終端藥品價格,埋單的還是消費者。
第三方物流配送亟待規范
有消費者稱,在網上買了感冒藥一周后才送到,而那時病癥已經自行痊愈。物流配送成為醫藥電商發展的軟肋。由于醫藥產品的特殊性,站在消費者角度,遠距離物流配送的延遲,勢必導致消費者體驗的下降。
另外,藥品對物流條件要求相對較高,整個倉儲、運輸、配送等物流領域都必須在符合國家《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的標準下進行。由于自建配送中心成本太高,當前國內藥店連鎖率難以形成門店配送模式,即便是首家擁有通過GSP認證物流配送公司的藥房網,也只能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幾個城市自行配送。醫藥電商的物流配送一般多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而目前絕大部分物流企業不具有配送藥品的資質。
國家食藥監總局局擬鼓勵第三方平臺與網上藥店相結合,通過第三方物流做更加專業和規模化的配送,為現代醫藥物流與上下游的對接創造便利條件,加速醫藥電商演進速率。但截至目前,具體細則仍未敲定,這讓很多企業做起來很難有標準參考。
網上藥品醫保尚未落地
目前,網上售藥如何與醫保對接仍是個未知數。目前醫保管理體制較為復雜,包括城鎮居民、新農合、大病醫保、公費醫療等多種形式,有省、市、縣三級不同的管理權限,不同地區報銷標準和管理流程也不盡相同,要在大范圍的實現醫保報銷對接難度較大。
以目前業內普遍期待的慢病用藥放開為例,該類處方藥的消費群體多為退休職工,對報銷的需求強烈。由于有政策傾斜和政府補貼,基層醫院的基本藥物價格很低,醫院藥品的物流成本也極低,所以網上藥店在處方藥的價格上并無優勢。如果在網上藥店購藥不能使用醫保卡支付,將很大程度上影響醫藥電商大規模的放量。
因此,目前網上藥店唱主角的并不是藥品,而是醫療器械、保健品和母嬰用品。只有醫保支付與醫藥電商實現有效對接,醫藥電商的藍海才算是真正的到來。
當前,醫藥電商仍處于黎明前的黑暗階段,各方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醫藥電商的日子并不好過。很多公司也并未思考清楚該如何做這一領域,網上藥店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大多數公司的網上藥店連盈利都談不上。看起來很美的醫藥電商,需要真金白銀源源不斷的投入。桎梏于監管安全、成本加大、物流配送、醫保政策等難點,眾多醫藥電商在發展中仍然步履蹣跚。
===============================================
央廣國際連線嘉賓,江蘇電視臺財經評論嘉賓,互聯網玉石品牌“隨玉而安”創始人,糖爹中國創始人,河豚面膜高級代理,微博號@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公眾號jrxwzx、qiaozhong1206,歡迎交流互動。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