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如何迎來春天:鳳凰視頻發力紀錄片啟示觀點
近日,柴靜團隊的一部紀錄片《穹頂之下》掀起人們對霧霾對環境的關注熱潮。在折服于片子在傳播上的巨大成功之外,也讓人們再次領略到紀錄片的魅力。
而在此之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季度招標冠名費就達2億人民幣,而其帶動的相關產業規模不低于10個億。一句話,紀錄片本身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都很可觀。于是乎,各大視頻網站也開始加速與紀錄片展開“親密接觸”。
就在3月初,美國著名演員、被中國網友親切稱為“小李子”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將與視頻網站Netflix合作,聯合制作環保題材紀錄片。
今年3月18日,國內的鳳凰視頻也將在“第六屆廈門亞洲陽光紀錄片節”上發“創· 紀錄運動”,與此同時,愛奇藝、優酷土豆也都出席本次紀錄片節,從而再度掀起紀錄片的熱浪。
所謂鳳凰視頻的“創·紀錄運動”,即以鳳凰傳媒矩陣為平臺,聚合廣泛的紀錄片參與群體。同時,鼓勵參與者基于團體/個人的訴求,進行多樣化的鮮活記錄和立體傳播,從而開創“人人都是紀錄者,人人都是紀錄片發展的推動者”這一紀錄片的新時代。
在我看來,鳳凰視頻的紀錄片策略是借助“眾人拾柴火焰高”策略,通過聚合帶三方力量,發揮出螞蟻雄兵的效果。這就和之前起點中文網的模式一樣,大家都在起點中文網上寫小說,獲得收益的同時成就了網站和網絡文學產業。
可以說,紀錄片行業也需要同樣的策略來推動。大千世界,每個人都在看見、在分享、在思索、在領悟。近年來對視像的展示和需求成噴發狀態,但無論任何一個平臺都無法滿足對既五光十色、又真實客觀、同時又專業精巧的紀錄影像的整合。必須聚合大眾的力量。
而現實中的產業環境也讓這一行動變得可行。
首先,政策利好。2014年,廣電總局推出全國上星綜合頻道平均每天至少播出30分鐘國產紀錄片政策,保守計算,即為國產紀錄片創造了年均6000小時的播出需求,這為鳳凰視頻發展紀錄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產業環境的天時。近幾年,國內視頻網站與紀錄片的結合歷經了用戶內容生產(UGC)、版權和互動時代,視頻網站的出現,使得受眾不再只能通過電視或電影院來觀看紀錄片。視頻網站為紀錄片受眾人群提供了更便捷的收看渠道與更廣泛的片源內容。從紀錄片的制作,到傳播再到盈利模式,視頻網站為紀錄片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紀錄設備輕型化,隨時隨地的手機攝影質素進行了半專業化, 這讓一個全民成為視頻拍攝者成為可能。
最后,從鳳凰視頻本身來說,因為背靠鳳凰衛視,占盡地利。之前,鳳凰衛視在紀錄片市場一片寂靜的11年里,果斷將紀錄片放在黃金時間播出,并常年堅持,積累了巨大的品牌效益和獨特的運營模式,而鳳凰視頻在新媒體時代可承載這一基因,高舉紀錄片的大旗,通過網臺攜手讓紀錄片邁向更高的臺階。
有艾瑞的最新數據為證:鳳凰視頻紀錄片頻道2015年1月 “視頻月度覆蓋人數”為5076萬。在所有的視頻網站中,訪問鳳凰視頻紀錄片頻道的用戶為67%。
那么核心的問題是,具體鳳凰視頻來如何玩轉本次紀錄片的大手筆,其主要拋出了三板斧:
1、傳播模式
鳳凰視頻著眼于碎片化的信息輿境,以社會熱點與用戶喜好為出發點,對“創·紀錄運動”的傳播價值實行動態管理。以此為基礎,鳳凰視頻將多元化的傳播資源進行全新組合與規劃,從而顛覆粗放型的傳播定式,實現對全網資源與社會力量的創新運用。
2、戰略模式
鳳凰視頻跟隨三網融合趨勢,“創·紀錄運動”突破業內的價值局限,構建以“選題創意、人才培養、生產協作、公關推廣、版權交易”為一體的產業價值鏈,從而實現資本、市場以及生產者的三方共贏。
3、眾包化的生產模式
鳳凰視頻針對用戶極度膨脹的個性需求,跳脫出傳統的自制(OGC)、泛平臺(UGC)模式。在采購國內外機構成片、鳳凰自制成片的同時,將自身構建為紀錄片的創業平臺,提供供應鏈、資金、品牌等資源,通過一年一度的“創·紀錄運動”打造出一支優勝劣汰的創客大軍,形成符合市場需求的全新型的專業創作機制(PGC)。
具體這次“創·紀錄運動”共分為項目啟動、海選(3月18日——7月10日)、入圍(7月11日——7月15日)、大師班集訓(7月16日——10月15日)、校園巡展(10月16日——12月11日) 、直通盛典( 2015年12月12日)、院線巡展(11月13日—12月31日)等階段。
兄弟姐妹們,紀錄片的核心是真實,是通過對事實的展示來引發觀眾的思考,引發讀者共鳴!如今,諸多有利因素下,你我他,不妨像柴靜一樣,大膽地拿起影像紀錄和創作工具,成為這個全民大平臺的創客!你的生活因此將更加精彩,整個紀錄片的產業也將滾滾向前。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和自媒體(自媒體公眾號:laohushuokeji或老胡說科技)你的關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動力。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