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派系斗爭塵埃落定:天貓全面敗退觀點
近一周,天貓發生的兩件事備受媒體關注。第一件事亞馬遜入駐天貓,另一件則是天貓并入淘寶,原天貓總裁王煜磊(喬峰)被免職。如果我們把這兩件事結合起來看,背后的本質又是什么?從最近的一件事說起。
3月6日,阿里發布人事任免公告,正式免去王煜磊天貓總裁職務。并對旗下中國零售平臺(淘寶,天貓,聚劃算)進行統一規劃管理。淘寶網總裁張建鋒(行癲)將出任中國零售平臺的負責人,直接向阿里集團COO張勇(逍遙子)匯報。
王煜磊只是天貓改革的犧牲品
消息一出,關于王煜磊的功過是非流傳開來。綜合各方報道,可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天貓派和淘寶派的內斗,王煜磊成犧牲品,而淘寶派的張建鋒是阿里“老人”,行事風格也極似馬云而受重用;第二個是對王煜磊的個人成績不滿,受到“雙十一”刷單、錘子手機銷售數據造假、特斯拉入駐風波等負面的影響。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王煜磊在接管天貓剛好一年。2014年,他對天貓的發展方向進行了三個調整:第一,盯緊唯品會,挖角優質賣家;第二,追求高價值單品,取消豆腐塊;第三,瞄準線下中游品牌,進行地毯式搜索。并制定了品牌時尚化、行業垂直化、會員價值化、無線個性化和服務分層化的天貓“五化”戰略。
一系列動作,雖然有PR成分,但至少可以看出王煜磊不是“不作為”,而是在阿里電商生態變化及受到電商行業外部環境的沖擊下,淘寶、天貓、聚劃算需要重新統一。用“陰謀論”解釋,王煜磊要延續自己“深化改革”天貓的戰略,天貓需要獨立自主,掌舵天貓之前,王煜磊歷任天貓副總裁,個人情感上是反對天貓重回“大淘寶”體系的,如政治改革中,思想不統一會很為最大阻力,王煜磊讓位,對集團而言利大于弊。
無獨有偶,原天貓商城的創始總經理黃若,在08年時就是因為對B2C戰略定位及運行模式的意見分歧而離職。
“統一管理”實質是回歸“大淘寶”
2008 年9月,阿里指定“大淘寶”戰略,要把電商鏈路(營銷、支付、物流以及技術)打通,由消費者(C)、商家(B)、服務商(P)組成的開放平臺。其中C2C淘寶、B2C天貓(淘寶商城)、一淘,這三個以零售為主的產品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大淘寶”,期間衍生出聚劃算。到了2011年6月,這三者從淘寶網獨立分拆,同時馬云將“大淘寶”戰略升級為“大阿里”戰略,鼓吹阿里生態系統搭建。
這么說來,如今統一管理淘寶,天貓,聚劃算,成了有實無名地回歸“大淘寶”。盡管此前,淘寶、天貓、聚劃算在管理結構上獨立存在,但在業務架構上,除了獨立官網外,均一直以淘寶的獨立頻道存在,同樣淘寶的整個搜索系統是相通的。
就在阿里宣布統一管理淘寶、天貓、聚劃算之后的三天(3月9日)天貓開始執行新招商標準——定向招商。不在公示名單內的品牌將無法報名入駐天貓,換而言之天貓在不斷提高入駐門檻。
一位資深淘寶賣家透露:
天貓“定向招商”給我的最大的一個暗示——淘寶整體流量開始飽和,流量已經支撐不起店鋪的數量,店鋪越多,虧的商家越多,賺錢的商家越少。還有個消息說明,2015年年底如果業績不好的可能很難續簽成功,等于變相清退。
根據億邦動力統計,天貓招商公布的第一批品牌名單中,涉及化妝品、珠寶配飾、家用電器、鞋類箱包、3C數碼、保健品及醫藥、食品等13個大類目。其中幾乎找不到原創品牌和草根商家的影子,全部代之以國外品牌和國內知名品牌?;瘖y品、服飾、鞋類箱包、運動戶外這四大類目的品牌數量最少,且只面向品牌擁有者和單品牌代理商招商。
所以,亞馬遜入駐天貓,主推進口直采的“共識”與天貓一同博得眼球,亞馬遜希望成為天貓新規調整和國際化的受益者,然而當當、國美、好樂買等這批兩年前入駐天貓的B2C平臺已是前車之鑒。
天貓新出的“定向招商”會對商家數量和質量進行控制,回歸“大淘寶”對招商新政的實施減小助力。質量上,天貓重點黏住高端用戶,淘寶豐富的品類與之形成互補??梢灶A見,回歸到張建鋒(行癲)統一管理的“大淘寶”,會把“金牌賣家”政策得到重點實施,淘金金幣和促銷活動會活躍起來。
回歸“大淘寶”,阿里無奈以退為進
大部分賣家都感慨,淘寶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差。我們能看到,從2010年之后,基本上沒有新生代淘品牌,麥包包、綠盒子、芳草集等曾經的明星淘品牌已淡出大眾的視野,剩下的一批要么出售,要么抱大腿或尋求獨立上市。淘寶假貨也一直是阿里軟肋,一方面阿里即否認淘寶假貨盛行,另一方面在不斷加大投入打假。
外部競爭環境也發生明顯變化,昔日“淘寶”完全是網購的代名詞,現在京東、唯品會、聚美等電商平臺都在不斷分化淘寶影響力,移動電商、O2O培育了用戶新的購物習慣,低價已經不是核心競爭力。政策因素,“7天無理由退貨”實施力度加大,對網店征稅的呼聲也越來越大。
各種不利因素會導致阿里變得被動,就像阿里與工商總局的撕逼,出了狀況不斷解釋。此外,在時間節點上的選擇也和重要,四年前分拆淘寶、天貓時,正值垂直B2C混戰,聚劃算也曾有從團購的“千團大戰”中獨樹一幟的意圖,如今格局已定。回歸“大淘寶”體系,主要是反客為主,應對淘寶賣家生存環境惡化。
真實的賣家情況,除了提到800多萬賣家,在阿里財報中從未提及過天貓店鋪數,更別說年銷售額百萬級、千萬級的店鋪數數量。虎嗅從非官方渠道獲取到的天貓店鋪最新數據:
2014年底天貓總計店鋪數:146756家
2015年續約成功的店鋪數:134167家
關店數:12589家
續簽成功率:91.4%
旗艦店81528家,專賣店14660家,專營店41282家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如若屬實,那可以證明天貓定向招商的新政抬高了進入門檻,但并未加大執行力度,畢竟“關店驅人”的利害關系可想而知。對阿里而言,最希望看到的是對天貓回歸“大淘寶”后,形成自然的“良幣”驅逐劣幣。
現在,淘寶在搜索的自然流量導入也傾向天貓商家,無論是客單價還是留客率,天貓商家都要高于淘寶賣家,所以如果能將盈余的淘寶流量轉化成天貓訂單,何樂而不為?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