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入駐天貓,相愛相殺的敵人為何成情人?觀點
前不久,亞馬遜官方旗艦店入駐了天貓——亞馬遜在中國的最大競爭對手。亞馬遜此次“投入競爭對手懷抱”,正應了生意場上的那句老話:“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絕對的對手。”
亞馬遜天貓雙方合作的意義
亞馬遜天貓旗艦店目前在試營業階段,只有四類商品:食品紅酒、女鞋、玩具母嬰和廚具,未來還會有箱包等品類加入。商品的數量也比較有限,商品列表只有 9 頁, 118 款商品。根據亞馬遜公布的信息,等到 4 月正式營業時,天貓店將會提供超過一千種商品。而所售的商品都由亞馬遜中國自有物流,包括合作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配送。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牛英華表示:“亞馬遜在天貓開設旗艦店提供了更廣泛和多樣化的渠道。”而天貓國際招商負責人蓁芯則表示:“亞馬遜的加入無疑給天貓帶來更加豐富的國際商品,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購遍全球。”
對阿里天貓來說,美國電商巨頭的入駐,能從中學到全球供應鏈管理模式,同時其入駐也給天貓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國際商品,尤可為其孜孜以求地“走出去”全球化提速。對亞馬遜而言,天貓沉淀了海量的用戶數據——2014年天貓和淘寶網的活躍買家數量為3.34億,這是亞馬遜在中國望塵莫及的。亞馬遜選擇進駐天貓,可以通過天貓的用戶數據來分析和研究中國消費者的購物偏好。此外也希望可以借此獲取流量來源,提高銷售業績。
本土勢力興起,亞馬遜的失去十年
亞馬遜進入中國的時間并不晚。2004 年 8 月,亞馬遜斥資7500萬美元從雷軍和陳年手中接盤卓越網并正式宣告進入中國市場。而當時淘寶不過一歲半、在中關村賣電腦配件的京東剛剛開始在線銷售業務??陀^來說,相比其他國際巨頭,亞馬遜的成績已然算是不錯,但在本土電商平臺強勢崛起的前提下,亞馬遜無疑屬于落寞者。
眼下中國的形勢卻早已經今非昔比。阿里巴巴市值已突破2200億美元,超越FACEBOOK、亞馬遜、EBAY,成為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京東商城已經牢牢占據中國電子商務B2C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亞馬遜還處于第二梯隊——顯然,它的先發優勢已蕩然無存。
亞馬遜中國一整年的銷售額不及阿里巴巴公布的雙 11 一日的成交額,也不及小米公司賣自己一家產品的收入,甚至新貴唯品會、聚美優品等都比亞馬遜中國搶眼許多。根據易觀報告顯示,在2014年中國B2C市場的交易份額上,天貓占54.6%,京東占17.7%,蘇寧易購占4.1%;唯品會異軍突起,與亞馬遜中國的份額持平,同為1.8%。
騰訊科技稱這或許與亞馬遜策略保守有很大關系:
亞馬遜中國的不同高管在不同場合均表示“用戶體驗”才是他們關注的第一目標,但這樣的節奏很難適應中國電商環境的激烈搏殺。
國際品牌帶來了差異化也帶來了嚴重虧損
車云網表示,國際品牌的直采一直是亞馬遜相比國內電商的優勢所在:
作為美國和西歐地區在線零售業的絕對領導者,亞馬遜在跨境采購時有著先天的優勢。對于品牌來說,“直采”只是向本來就有長期業務往來的亞馬遜賣更多商品而已。這些商品運往中國、清關、銷售、乃至中文售后支持都由亞馬遜包辦。相比天貓,海外品牌通過亞馬遜進入中國的工作量會更小。
我們不得不承認,亞馬遜中國在境外采購和貨物配送上確實擁有明顯優勢,亞馬遜中國方面的公開數據顯示,其當日達和次日達服務已經覆蓋1400多個城市和區縣,并在全國建立了5000多個自提點。不過這種服務在內部也引起了很多反對聲音,并且大量的投入至今沒有看到回報。
在一些城市,中國用戶可以在下單當天拿到在亞馬遜網站配送的貨物,但事實上,這項服務在美國并不存在。較之于中國用戶快速送貨的需求,美國用戶所習慣的送貨服務要慢得多。每擴充一個“當日達”城市,亞馬遜都需有巨大的投入。
亞馬遜中國官網的流量和國內電商巨頭來說卻存在巨大的差距。為此,亞馬遜不得不在中國大舉投資,以便追趕阿里巴巴、京東等競爭者,而低價往往成為吸引用戶的一個亮點所在。
亞馬遜總部開發出一套獨特的全網比價系統,如果競爭對手的相同產品比亞馬遜的價格更低,系統會自動生成一份指令發給該產品條線負責人,詢問是否降價。條線負責人只需點擊按鈕,就會將產品降價到比競爭對手更低水平。為了實現天天低價,亞馬遜在中國的“比價”工作小組達數十人,這些人每天通過比價系統跟蹤超過2500萬件產品的價格波動情況。
在新興市場的巨大開支亦導致亞馬遜國際業務在今年一季度出現運營虧損。在第一季度,亞馬遜國際業務甚至報出6000萬美元的凈虧損。這是新興市場兩大類開支飆升所致——庫房建設以及保持低價的同時擴大產品種類的花費驚人。
亞馬遜中國負責國際品牌戰略的產品副總裁牛英華表示,“亞馬遜上下是一心把國際品牌戰略做到位,實現的手段是直郵、海外購和直采,還有在本地跟一些戰略性合作的供貨商的合作。”
當然,亞馬遜中國并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跨境進口電商被中國電商行業視為最后一片藍海。這給了亞馬遜中國一個機遇,它背后那個龐大的亞馬遜全球體系或許可以為亞馬遜中國提供本土電商最難以企及的殺手锏。
逐鹿網專注于互聯網創投市場,微信公眾號:hizhulu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