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向天貓低頭 巨頭入華病咋治?觀點
就在3月4日,上海美國商會在調查報告中對美國在華公司發出預警:預計未來五年的這些在華美國企業的日子將越來越不好過。造成這一危機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本土競爭對手的越來越強大。
這一預警剛剛發出,全球電商巨頭美國亞馬遜就用行動間接予以體現。
就在昨晚,亞馬遜竟然在天貓國際開店了!!要知道,作為美國的第一大電商,亞馬遜與阿里那可是死對手,之前“競爭”槍火不斷。
按照媒體報道稱,這此入駐合作,是亞馬遜全球BD負責人推動中國區負責人與天貓高層溝通對接的。
此前,阿里和亞馬遜紛爭不斷,特別是去年,圍繞跨境電商,雙方炮火一度十分猛烈。在老胡我看來,此番也意味著,亞馬遜在中國仍然水土不服,不得已向天貓低了頭,哪怕只是暫時性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些年亞馬遜和天貓的競合那些事。
2013年,業內開始盛傳稱亞馬遜可能會入駐天貓,但最后也僅僅是傳言。到了2014年11月,亞馬遜Kindle天貓官方旗艦店正式上線,這意味著,亞馬遜正式被迫入駐天貓。這之前的2014年9月,阿里在紐交所掛牌交易時,阿里掌門人馬云表示,不排除會和美國亞馬遜設立合資公司。
可以說,這次亞馬遜全面入駐天貓是水到渠成。毫無疑問,對于兩大電商巨頭,雙方的合作,都有著各自的算盤,亞馬遜不是病貓,阿里也并非善茬。我們來看看雙方在合作中的私心。
對阿里天貓而言,亞馬遜的入駐,能讓自家學習到亞馬遜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模式,也能給天貓帶來更加豐富的國際商品,并可為加速全球化進一步掃除障礙。而且,從輿論和影響力來講,也對阿里有利,美國電商巨頭入駐我的麾下,怎么來說也是件有面子的事情!
對亞馬遜而言,天貓沉淀了海量的用戶數據,這是亞馬遜在中國所不具備的,亞馬遜選擇進駐天貓,可以通過天貓的用戶數據來分析和研究中國消費者的購物偏好。當然,最重要,此舉可助亞馬遜進一步推進在華業務,中國市場一直是亞馬遜非常重視的,可惜亞馬遜在華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在面子和里子問題上,亞馬遜還是選擇了業務核心這一里子。
總體來看,亞馬遜通過天貓走進來,天貓也相應的通過亞馬遜走出去。雙方各取所需。可以說這也是天貓去年“雙十一”全球化之后,威廉王子見馬云帶英國品牌入天貓,以及天貓在各個國家的設計周之后,又一全球化落地的標志事件。
實際上,作為競爭對手來入駐天貓并非亞馬遜一家。早在2012年,當當就入駐了天貓。當時,當當大BOSS李國慶曾在微博上表示:“從了。誰讓人家流量大呢。” 2013年,國美電商平臺國美在線和1號店也都入駐天貓。
數據顯示,如今已有數百家獨立B2C網站入駐天貓。亞馬遜、當當、國美、1號店、Costco、Fresta、Sam's Club等都來了,那么ebay、京東等是否會紛至沓來,這個并非不可預期。再說,馬云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就曾當著京東劉強東的面說,阿里就是為了孕育更多像京東這樣的企業。我覺得吧,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垂直電商全面入駐天貓,不信走著瞧!
因為,生意場上,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絕對的對手。這些大電商巨頭紛紛選擇入駐自己的對手天貓的平臺,是因為入駐能給自己帶來切實的好處。舉個例子,去年入駐天貓國際的好市多 (Costco Wholesale Corp),在其運營的第一個月銷售額就超過4000萬元人民幣。切實的真金白銀,任誰都會心動。
最后,我想說一點,透過亞馬遜入駐天貓之后,也意味著電商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其一,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商入駐天貓,電商的融合季開始到來,行業的洗牌開始加劇,諸如京東等垂直電商或許將會變得越來越孤立。
其二,亞馬遜的入駐,也提升了阿里全球供應鏈競爭力,體現了阿里EWTO進程加速。所謂“EWTO”就是阿里要成為全球中小企業的平臺,幫助全世界做小生意。呵呵,雖然有點遠大,但萬一實現了呢!
其三,亞馬遜這次向天貓低頭也表明了其轉換了在中國市場的戰略思路,采用了更加接地氣的方式吸引消費者。這也是京東一直膜拜的偶像——亞馬遜的低頭,不知京東會作何感想?未來亞馬遜、京東這種垂直B2C電商是否會繼續向平臺型電商阿里低頭,還是未知數?但一切皆可能!
【結束語】:海外巨頭入華通病的冷思考
本來,文章到此結束,但透過亞馬遜今日之舉,讓人對入華的互聯網企業(從當初的eBay、雅虎到google、再到亞馬遜)有所感觸。
客觀的說,亞馬遜中國的年銷售額可能已突破百億,也是有很大的成長。但相比中國電商的整體發展速度,亞馬遜中國還是有些慢。亞馬遜中國在中國電商市場過于求穩,讓他錯過了跑馬圈地迅速做大的良機。而且,中國電商大紅海缺乏行業規則,各種亂象,如價格戰、廣告大戰等,亞馬遜中國雖“置身事外”,避免了惡性競爭也錯過了機會。
在眾多類似亞馬遜這樣的在華美國巨頭中,中國大陸是一個經常需要區別對待的地方。在產品、市場等層面,并沒有太多話語權。
悲呼!無法避免的跨國公司病,希望也給后來者以一絲絲警醒和借鑒。這也是亞馬遜入駐天貓之余帶給我們的啟示。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和自媒體(自媒體公眾號:laohushuokeji或老胡說科技)你的關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動力。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