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還只是雛形,從玩物到寵物的路途仍然漫長自媒體
從2013年起,智能可穿戴設備就異常的紅火,包括谷歌、蘋果等世界科技企業巨頭,也包括百度、聯想、華為等中國的科技企業都紛紛在智能可穿戴設備上投入,智能眼鏡、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等不斷推陳出新。應該可以肯定的說,隨著智能終端的不斷延伸和深化,可穿戴設備的浪潮已經到來。
最開始的時候,以谷歌、微軟為代表的公司都看重智能眼鏡,但這眼鏡自從問世之后就命運多舛,歷經幾年時間也未能正常上市銷售,更不要說成為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流行產品。后來,一些公司都盯上了手環,這種產品研發的投資額度不高,市場空間很大,但智能手環產品很多卻一直不溫不火。現在,摩托羅拉、蘋果和華為等又看上了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的顛覆對象是手機而不是手表
說起手表,每個人都很熟悉,但現在的年輕人戴表的并不多。手表自從誕生以來,很少只是用來對時的工具?,F在正在火熱上映的《平凡的世界》里,顧養民每次講話之前都要抬手看表,因為那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從隨身設備的發展歷史看,手表與手機曾有過很多次糾葛。當手機沒有出現之前,手表是人們最為貼心的隨身必須物品已經數十年了,可當手機開始被有錢人別在腰帶上揣在衣兜里,遇到熟人就掏出來“顯擺“之后,手表就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打入冷宮。
當手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潮,變成了尋常用品之后,手表再次開始進入“有錢人“的視野,再次成為了身份的象征,手表特別是高端手表在最近幾年重新風靡世界。
既然手表已經被手機顛覆過一次,那么未來,智能手表也很可能對手機進行一次徹底的顛覆,畢竟,人類第一款堪稱智能的設備其實就是手表。當手表那一天具備了智能手機的一切能力,人們當然不想麻煩的再帶著個大疙瘩放進鼓鼓囊囊的衣袋里。
現在的智能手表基本都是與智能手機相聯系,其功能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可是,智能手表如果僅是智能手機的附屬品,注定沒有前途,因為智能手表雖然看似是一種手表,實際上,就如同智能手機已經不是原來的手機一樣,智能手表只是依托手表這樣一件物品對智能手機的變革。
手環只是過渡,智能手表才是未來
在現在智能眼鏡、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三者的競爭中,智能眼鏡一度領先,更因為谷歌的影響力而被樹立為可穿戴設備的典范??墒?,眼鏡本來就是人類并不必須的一種設備,甚至往往是一些人的人體功能受損之后不得不采取的補救措施。所以,有沒有毛病的人都戴著個號稱無所不能的智能眼鏡,有時候會給人添亂。
智能手環作為智能手機的附屬品,可以幫助人時刻了解人體的健康情況,還可以當藍牙耳機或手機的顯示屏來用,價格又不貴,很適合普通的用戶來使用??墒牵悄苁汁h始終是一個額外被加進來的設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有它不多無它不少。而且,現在的智能手環的技術還遠遠不能達到其理想的狀態,很多人在佩戴智能手環之后幾個月之內就將其放棄了。
可以這樣講,智能手環只是智能手表的一個過渡產品,未來的智能手表肯定能全部包容智能手環的全部功能,那時候的所謂智能手環肯定將完全被智能手表來替代。
智能手表還只是雛形,廠商為防守而跟隨
雖然智能手表未來肯定很風光,但現在還只是剛剛出露頭角,不管從技術角度還是老百姓的接受程度上都存在差距。未來的智能手表首先應該是一塊手表,一個讓佩戴者敢于經常拿出來示人的“高檔”必需品,然后才是智能的硬件,能一呼百應的互聯網與物聯網產品。
從現在智能手表的功能來看,大多只是顯示時間、標識溫度,或者可以借助藍牙技術顯示配對手機的一些信息,或者還能充當話筒使用,但這些功能實在是比較初級,并不能成為習用用戶長期佩戴的理由。
以上這些分析實際上是所有智能硬件公司都知道的公共知識,但為何在技術不成熟的時候還偏偏都來趟渾水呢?應該說,硬件廠商跟風做智能手表并非是為了進攻,而是為了防守, 因為,誰也摸不準未來智能硬件的發展趨勢,誰也無法預測出什么產品會火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有足夠的資源能力,對于每個方向都緊緊跟隨,至少可保證當機會出現的時候不會只能望洋興嘆。
電量是智能手表從玩具到實用的第一指標
從實用角度看,包括智能手表在內的可穿戴設備都必須要跨過幾個重要關口,一個是芯關,一個是電池關,還有一個就是應用關。
芯關指的是智能手表的智能到底來自何方,其芯片配置、各種傳感器和通信能力都關系智能手表的用途,要想真正的把智能手表做起來,至少應該在1-2吋的方寸之間就能實現如今六吋屏幕手機的能力才可以。
電池關是智能手表的生命線,所有需要每天充電的智能手表都不可能得到用戶的長期持續使用,三天應該是最低限度,如果能夠達到5-7天待機才可能真正成為“手表”。所有的可穿戴設備都要讓用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就如同我們長期佩戴手表或眼鏡的人一樣,這就必須要求不能手動上發條的智能手表能夠有好的電池支持。
應用關就是智能手表要探尋屬于智能手表的獨家應用,或者說是一個關鍵的使用亮點,也許一個應用點的發現就可以帶活整個產業,但至少在現在推出的這些功能還不能打動消費者的心。
智能手表毫無疑問會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未來重要發展方向,百年來的手表佩戴歷史和近些年手表與手機的恩怨都說明了腕上裝備的可行性,但智能手表的成熟期還遠未到來。希望嘗鮮的人們倒不妨試試,畢竟,如今的各家智能手表都很拉風,但普通老百姓的消費熱潮可能還需要等待一兩年。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溝通交流請 @馬繼華 或加公眾號“北國騎士”】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