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隨時可能遇見“貴人”,不用拼爹的新秩序創投

砍柴網 / 新京報 / 2015-02-16 09:19
中關村聚集了成千上萬的高科技企業、文化創意企業。“十個人有九個創業者”是對中關村創業氛圍的形象描述。去年上半年,中關村新創辦的企業就超過9000家。用“井噴”二字來...

中關村聚集了成千上萬的高科技企業、文化創意企業。“十個人有九個創業者”是對中關村創業氛圍的形象描述。去年上半年,中關村新創辦的企業就超過9000家。用“井噴”二字來形容中關村創業企業的趨勢,一點都不夸張。在這里,專注于某個新點子,切中人們的“痛點”正成為創業者成功的關鍵,抄襲模仿不再行得通,因為在這里,沒有個性的東西是一件“跌面”的事兒。創業大街聚集著草根創業者、創業團隊、天使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每天都滋生著財富神話。

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新創業的孵化器中,互聯網青年創業者在為“夢想”辛勤工作。

1月6日,中關村創業大街南口。

2月10日,創業者連芷霖在創業大街上。

2月10日凌晨,一位創業者在車庫咖啡睡著了。

你第一次來這里?

得到記者肯定的回答后,年輕的創業者大都擺出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順帶表達一下遺憾,“你應該早點來,不要被時代落下。”

中關村創業大街全長僅200米,建筑總面積5.4萬平米。各個機構走上一圈再溜達個來回,也用不了5分鐘。

這條街曾經的名字是中國海淀圖書城,是各類考試輔導書籍的聚集地;隨著圖書業的不景氣,商戶撤離,這里曾被計劃改造成為酒吧一條街。

但在席卷全國的創業熱潮背景下,2014年6月,這里正式更名中關村創業大街,開街半年至今,半年時間賺足了各界眼球,成為新一代創業者尋夢的樂園。

投資人張逸龍說,在創業大街,“游戲規則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看背景,不看出身。“互聯網給了信息時代的年輕人最大的公平。”

“我喜歡這里的野心”

創業大街聚集著草根創業者、創業團隊、天使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每天都滋生著財富神話

一月初,甘肅小伙兒石彧太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度過了自己19歲的生日。2014年8月,身上只剩72塊錢的石彧太只身來到北京,前往彼時開街不過兩個月的中關村創業大街“朝圣”。

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大多數時候石彧太就留宿在這多街上24小時營業的車庫咖啡。

“車庫咖啡是一個偉大的地方。”嘴角絨毛仍隱約可見的石彧太身體微微前傾,試圖讓周圍人都理解他的真誠。“有白開水喝,二三十號人晚上在那里睡,臭腳丫子味兒在大廳里彌漫,在其他地方這是不敢想象的。”

在車庫咖啡,石彧太聽到各種各樣的創業想法:有做人工智能的,陪聊軟件的,3D打印的,甚至是定制機器人的,“我喜歡這里的野心”,高中沒畢業就出來闖天下的石彧太兩眼放光,“一切太新奇、太刺激了。”

2月11日凌晨,臨近春節,留宿車庫咖啡的人比平常要少一些。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夢想和創業故事,來自湖南的“道長”一臉仙風道骨,身上因為不洗澡而有股味道,見人就提他一個城郊便民購物平臺的項目。

程序員出身的小王待過3個公司,“其中有兩個估值已超1億美元。”自己出來創業,他準備做一款陌生人社交APP。聊到投機處,他會第一時間打開APP樣品展示。

石彧太這樣的草根創業者只是創業街“常住客”中一個小群體,這里還聚集著近4000個創業團隊,2000多個天使投資人和機構、20多家新型創業機構。

這里每天都滋生著財富神話。根據創業街管委會提供的數據,開街至今,已為120多個團隊獲得融資,平均融資額達500萬元人民幣,其中創辦僅一年半的拉勾網,市值便達8億元人民幣。

這些財富神話的主人公大多是一群年輕人,而他們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人來到這條大街。

1996年出生于山村的石彧太毫不諱言自己對這里的喜愛,“每個人都在聊夢想。”他頓了一下說,“沒有人會嘲笑你。”

隨時可能遇見“貴人”

政府官員、互聯網大佬、著名投資人會時常出現在創業大街,令年輕創業者們歡欣鼓舞

在創業大街,遇到“貴人”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車庫咖啡里有位“尾氣哥”——因為有次“被汽車尾氣噴了一臉,很不爽”,于是著手設計汽車尾氣減排裝置,改善大氣污染。

“尾氣哥”設想先制造減排裝置,再用集成電子技術和大數據,實時收集汽車減排量上傳到“云端”,最后在碳排放交易平臺上“賣尾氣”。

去年11月30日零點過后,中關村管委會的一名負責人帶著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來到咖啡廳,當時咖啡廳里有“尾氣哥”和二十幾位創業者。

“尾氣哥”說,“我對他(魯煒)講了項目,他說‘牛,有什么問題可以找我幫忙。’”

那天夜里魯煒呆到了凌晨兩點,據報道,魯煒隨后去美國訪問,在華盛頓大學演講時,他說起這次深夜造訪創業者們給他的觸動。

和官員相比,一些商業偶像的到訪更能激發創業者們的熱情。去年9月,雷軍造訪創業大街上的Binggo咖啡,并不寬敞的空間一下子涌進近200人,咖啡廳當天不得不提前閉門謝客以控制人流。

在所有的角色中,最受歡迎的是投資人。

徐小平、沈南鵬等知名投資人的身影會不時出現在創業大街。曾見過知名投資人的創業者常給沒經驗的創業者充當導師:怎么引起投資人注意?怎么換到名片?怎么爭取10分鐘的交流時間?不論誰在咖啡館說起這個話題,很快就能聚攏一大波聽眾。

石彧太把創業大街當成自己的學校,一年中,他執著于參加各種有關創業的講座論壇;他會因為偶遇“領導”而激動不已——這條街幾乎每天都會有外地的市長、書記前來參觀取經;他熱衷馬云、雷軍、徐小平這些大佬的財富故事——夢想著10年后,“搞個大企業,掙很多錢。”

喧鬧表象下的努力

創業者趙博陽認為,創業是獨木橋,每個人都在竭盡全力,“要拼”

不管表象如何熱鬧,大多數創業者都知道現實的殘酷:成功的,永遠是少數。

“趣學車”是一個90后創業團隊,因為一名成員學車時感覺學車領域“服務太差、極度落后”,因此萌生了做一個學車服務平臺的想法。

2月10日凌晨,四個小伙伴守著車庫咖啡的一張桌子各自盯著各自的電腦,同其他常駐車庫的團隊不同,他們來這里辦公是因為“半地下的實驗室太冷了”。

創業至今,團隊負責找投資的趙博陽差不多見了30幾位投資人。夜深人靜,這個胖胖的、一臉可愛的大男孩收起臉上的笑容,掰著手指講述自己的“血淚史”。

第一個投資人,都沒聽他們把話講完,就玩起了手機,“太不尊重人!”

但此后,幾個年輕人的驕傲被一次次擊碎,趙博陽開始反思,“人家為什么沒興趣?不還是自己沒做好。”于是,這些曾讓小伙子們咬牙切齒的投資人一定程度上成了他們的動力,“逼著我們完善自己”。

最長的時間50多個小時不睡覺,就是為了讓網頁更漂亮些,用戶體驗更好些,“讓投資人挑不出毛病。”

再后來項目完善得差不多,再次找投資,趙博陽想到了投資界的大拿徐小平。通過網絡搜索加各種打聽確認了徐小平的地址,趙博陽決定登門拜訪。

趙博陽擔心對方不見一個毛頭小子,于是在淘寶上買了京東送貨員同款裝束,冒充送貨員進了徐小平的大樓。但在距離徐小平辦公室幾步之遙的地方,他被攔了下來。

“演技夠了,沒帶道具!”趙博陽雙手擺出搬貨的姿勢,無奈地搖了搖頭。

趙博陽介紹,目前有幾個投資人表達了投資意向,團隊還在選擇。他說,創業是獨木橋,你努力,別人比你更努力,你有想法,別人比你更有想法,“要拼!”

不用拼爹的新秩序

投資人張逸龍認為,互聯網創業熱催生出一個公平的新的秩序:創業者用理念、勇氣和智慧說服投資者。彭永強的創業是有備而來。2012年,他從某大型手機公司高管的位子辭職,決定打造數字化高端生態農業產品交易平臺。

彭永強微胖,個子不高,臉上掛著和善的微笑。因為來自農村,彭永強對“貧二代”創業者們對成功的渴望感同身受,“在石油、礦產這些傳統行業,農家子弟競爭力很有限。”而互聯網給沒有背景的年輕人提供了成功種種的可能性。

“大家不用拼爹了,爹不懂互聯網。”在彭永強看來,移動終端的普及催生出的第二次互聯網創業潮,是留給“寒門子弟”躋身資本階層最后的一塊搏擊場。

東方弘道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張逸龍是國內最早一批投資人之一,他不愿用貧富標準來界定創業者,在他看來,互聯網的普及給了信息時代的年輕人最大的公平,“互聯網不看貧富,大家的起跑線是一樣的。”

張逸龍認為,互聯網創業熱催生的是一個新的秩序:過去中國人做生意,要先拜碼頭,但是在創業大街,“這套法則完全不靈。”取而代之的是,“創業者必須用理念、勇氣和智慧說服投資者,游戲規則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誰。

在“趣學車”團隊里,趙博陽是個“富二代”。但趙博陽并不覺得父母的財富帶給他什么不同,反而有時覺得是負擔。他希望用創業證明自己的價值。

張逸龍經常出現在創業大街上的3W咖啡,這是他扶持過的項目。年輕人會一臉虔誠地等待他評估自己的項目,“是不是值得投”。

張逸龍覺得,是否投資一個項目,“關鍵是創業者展現給投資者什么品質。”

張逸龍說,他投資拉勾網是因為“許單單的團隊靠譜”;而投資人人貸,則是因為創始人之一說起自己大學畢業后跟老爸要了20萬一個人去環游世界。前者,張逸龍覺得,“一個好團隊就算干不成這件事也能干得成那件事”;而后者,張逸龍覺得“一個能恰當處理孤獨感的人肯定能成大事”。

創業者們有時說出的夢想常把投資人驚到。

中國版“硅谷沙丘路”

這里曾是沒落的海淀圖書城,在移動互聯網大熱的背景下,升級改造成為創業大街

足有半年,Binggo咖啡創始人之一的杜劭君琢磨著,如果有一天中國人要書寫自己的硅谷史,“一定會從中關村創業大街提筆”。

2014年圣誕節的凌晨,杜劭君從Binggo咖啡走出。當天Binggo組織了一場年終大party,投資人、創業者、創業導師、媒體記者們聚在一起,好不熱鬧。

總在Binggo負責運營和組織活動,杜劭君的另一個身份很少有人知道。他所在的清控科創控股有限公司是創業大街的運營管理方之一,整條街的升級改造方案,正是杜劭君帶隊策劃并執行的。

熱鬧一天的活動結束已是凌晨,望著夜間恢復寧靜的創業大街,他想起2013年8月剛剛接手項目時海淀圖書城的樣子:昔日的淘書天堂在互聯網沖擊下變得蕭條不堪,街道兩旁都是擺地攤的,賣舊書報的同賣衣服和小吃的攤位沒有規律地分布,看不到什么生氣。

因為都是很老的樓,外墻很多地方墻皮都脫落了。圖書城內也都是分割很小的格子間,光線不足,味道難聞,鮮有顧客。

總之,在被大型科技企業高樓包圍的中關村,圖書城經營慘淡,“一點兒也不高大上。”

升級改造,勢在必行。

中關村地帶本身就是科技人才聚集地,2013年移動互聯大熱,電商崛起,由此帶來新一輪的淘金熱幾乎震動著每一個業內人士。

一直從事科技創新企業服務工作的杜劭君于是琢磨,為什么不像美國的硅谷一樣,建設一條中國的“沙丘路”?

原以為方案做出來會經歷很長時間的修改,沒想到的是整套方案獲得了合作方以及海淀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路綠燈。

2014年年初,改造開始,歷時半年后的6月12日,“中關村創業大街”橫空出世。短短時間便吸引了3W咖啡、36氪、Binggo咖啡、聯想之星等二十余家創業服務機構。

有個日子值得所有人記得,2015年1月5日下午3點半,中關村創業大街南口,一塊超大LED戶外顯示屏點亮。在這塊高16米、寬7米的超大屏幕背后,屹立了數十年、光芒已有些褪去的“籍海樓”三字金色招牌被取下。

大屏幕打出的第一句話是,“Hello,universe.”(“你好,全宇宙。”)

中關村本身就是科技人才聚集地,移動互聯大熱,電商崛起,由此帶來新一輪的淘金熱幾乎震動著每一個業內人士。之前,我們總是把中關村說成中國的硅谷,但其實一直離得都非常遠。現在這條街使我們真正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條街一方面可以讓已經創業的人來這里獲得幫助, 更有價值的是,他可以讓那些根本不知道互聯網創業的人可以創業。就像很多創業者會去硅谷朝圣一樣,以后沒條件出國的人,也可以來這里感受創業的氣氛。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男人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1av| 中出五十路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一道本|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99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成品大香煮伊在2021一|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 | 中国嫩模一级毛片|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级毛片|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网站www|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里番acg全彩本子在线观看| 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国产ts人妖系列视频网站|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软件|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tube6xxxxxhd丶中国|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 88xx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成人永久福利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日本暴力喉深到呕吐hd|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