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產業并逐2015,閉環競爭決勝在未來自媒體
移動互聯網和智能家居滲透入每個細分領域開始,廠商發力智能終端便成為不可阻擋趨勢,在構建競爭力與產業鏈方面,國內的海爾、小米、樂視和國外的三星、LG等廠商,均不約而同地采取不同方式構建行業競爭壁壘。在產業生態鏈或技術門檻提升方面,這些廠商都在以自身優勢條件進行著頑強的努力。
構建產業鏈的方式和目的,是為了消費者的體驗以及需求形成閉環,并且在這個鏈接領域內實現最廣泛的用戶需求鏈條;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作為最貼近消費者的終端產品,因此自然成為無可比擬的選擇對象。小米、樂視作為典型的陣營代表,通過產業鏈接方式實現生態產品跟進,而三星,則通過Tizen系統實現軟硬結合的方式,實現了全方面一體化的策略體系。
雖然這些廠商的策略有別,但它們最終的產業夢想都是一樣的,即讓消費者在自己的生態鏈里滿足一切需求,最終形成自身的生態閉環。這種方式對于智能電視廠商的未來競爭,除了可最大程度保留住用戶之外,還對于提升自身競爭力起到積極的作用。正是在這種趨勢下,不同的廠商在2015年的經營方式,也呈現了激烈的競爭態勢。
1、閉環競爭:產業并逐2015
小米是第一家意識到產業鏈的企業。
小米手機經過短短數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在市場上取得了預期的營銷效應,但作為并不能支撐小米商業帝國的終端產品,小米還需要其他終端產品的輔助,這種局面的情況下,小米電視應運而生。而除了推出電視產品之外,小米還挖來了新浪原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陳彤坐鎮內容建設,并且整個小米給予了小米電視巨大的內容支持和資源支撐。
另外一家深具產業鏈意識的廠商是樂視。
早在視頻領域硝煙彌漫的時候,樂視就開始意識到內容源優勢的重要性,于是在賈躍亭的指導和帶領小,樂視成為了國內首家大規模進軍超級電視的互聯網公司。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樂視經過短短數年時間的發展,目前已經成功地實現了視頻內容與終端的超級電視硬件的結合,也因此成為了奠定和夯實智能家居客廳領域的新選手。
樂視和小米均是依靠產業鏈接的方式構建自身的競爭力,而國外選手陣營中,三星則通過軟件+硬件+底層平臺的方式,構建更為完善的終端生態。三星的這種做法,即是采取推出最佳的Tizen操作系統+智能電視硬件+軟件與互聯網服務的新型超級電視。
Tizen是一款優化的操作系統,從低端到高端,各種規格的設備都可與之連接,而三星耗費巨資推出這個新型的操作系統,顯然正是意識到了隨著物聯網浪潮來襲、社會消費娛樂方式進化,多樣化的設備和不同內容源的融合成為的趨勢。從目前的情形來看,Tizen是為包括Smart Home在內的多種IoT服務而生的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的Tizen系統是開放性的平臺,可以更輕松創建可兼容的內容,開發者還可更迅速、靈活地響應用戶需求的變化,進而對系統進行優化,使其更好地連接智能家電等未來的IoT設備。其最大的特征還在于可與其他包括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機器人等設備相兼容,建立起以三星Smart TV為核心的智能家居體系。
其他廠商雖然也開始在這個層面進行發力競爭,但就目前的市場來看,大多廠商的步伐和力度還有望更上一層樓。不過,隨著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智能電視隨著這股忽如一夜春風來的爆發增勢,在不久遠的未來或許將邁上新的臺階。
2、閉環競爭的條件
將消費者留在自己的生態圈,讓消費者的需求從這條生態鏈上得到一切滿足,這是信息化和互聯網全面滲透之后的業態,也是大多廠商不二的共同選擇。然而,對于構建這條產業鏈生態的廠商而言,投入的精力、時間、資金以及技術、設備等等因素,都是打造這條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
國內的一些廠商善于包裝概念,通過組裝相關的硬件產品,從而向市場傳達推廣一個概念,這是目前行業幾乎都有存在的共識。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鮮有人去關注廠商在構建這個產業鏈的過程中做了哪些工作,只要廠商提供的些許服務滿足其需求后,其便認為廠商的一切服務都是完善的。在中國市場上,需求輕微的消費者給予了這些廠商絕佳的機會。
小米和樂視,都是通過組裝終端硬件之后,再輔以相關的內容優勢作為支撐,雖然這種服務從商業模式上來說也無可厚非,但其并沒有完全解決最終的核心競爭要素。三星具有軟件和硬件技術,并且在這樣的基礎上推出了Tizen操作系統將二者鏈接起來,其較之小米和樂視的優勢在于,其擁有可鏈接軟件和硬件的操作系統紐帶。而小米和樂視,以及其他的智能電視廠商,在這方面的缺失意味著栽了巨大的跟斗。
而三星的技術積累和行業經驗,又是勝過國內廠商的又一要素。
閉環競爭確實是很具暢想性的商業模式,但是對于真正的競爭來說,光有組裝技術和內容購置,并不能全方面承載起用戶的產業鏈需求。目前國內諸多廠商在這方面的缺失,距離國際巨頭的差距已越來越遠,比如目前國內的一些廠商只會簡單的裝配硬件,但是三星卻已經發布了SUHD傲世超高清電視。這,便是一種差距。
3、智能電視:決勝在未來
移動網絡、物聯網、O2O等商業趨勢下,智能電視在客廳、娛樂和終端方面的意義越發凸顯,而正是借這股趨勢,越來越多的廠商也紛紛挺近這個新領域。前面提及的小米、樂視和三星,無不都是這個領域的追隨者。
但這些技術、水平不同的廠商相繼介入這個新型的領域,在沒有行業參照標準和市場調研的情況下,完全根據自己的設想而做出的商業舉動,并不一定都是符合消費者最終需求的正確決策。作為引領行業發展的代言人,這些先發的廠商更應著重在競爭力上有所提高。
智能電視構建家庭生態鏈的想法是趨勢,但這不意味著當前時代就已經達到這個時代所需的標準。一些廠商過于炒作和包裝概念的方式,最終均會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最終選擇考驗。畢竟對于智能電視終端生態鏈來說,產品+服務+模式等綜合因素的組合方式是不可逆轉潮流,而簡單的概念包裝只是暫時的市場得利。
從這點來說,真正的智能電視決勝機會在未來,一些包裝概念的廠商現在輕易對市場下結論的方式,并不能為自己帶來長久利益,而一些從現在開始積累和沉淀技術、服務與品質的廠商悄然進行厲兵秣馬的市場籌備競爭,活來或許才能真正的引領行業大潮。
--完--
作者簡介:朱翊,中國第一批blogger作者(11年blog寫作經歷)。知名意見領袖、互聯網媒體人,逐一傳媒公司創辦者。長期關注互聯網商業趨勢與案例研究,涉獵TMT、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品牌傳播與管理、家電數碼等領域;目前從事公關、營銷、品牌等管理工作。個人微信號:izhuyi;個人公眾平臺帳號:zhuyiweixin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