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Apple Watch?iPhone后蘋果的新“油田”在哪?自媒體
在搜索引擎里搜索「蘋果+石油公司」的關鍵詞,會看到很多令果粉們興奮的消息,比如蘋果如何超過殼牌石油,成為全球市值在高的企業,當然,這個年份要追隨到2011年。然而,上月底蘋果最新的財報再次讓果粉們瘋狂:超過7400萬部iPhone手機的熱銷,使得公司第一財季凈利潤同比增長37%,達到了驚人的180億美元——這個凈利潤已經成為商業歷史最高的單季度利潤。
早在2014年7月,英國科技媒體Telegraph記者Matt Warman就曾撰文指出,蘋果公司已然成為「數字時代的石油公司」,Warman給出了三個原因:賺錢能力、硬件設計、軟件生態,如今這三個論據為這個論點增加了更多說服力。
賺錢能力自然不必多說。在歷史上季度內賺錢最多的公司排行中,蘋果占了前十名中的五個席位。從下圖中可以看到,蘋果公司2015年第一財季財報為180億美元,這超過了俄羅斯石油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2011年第一財季財報的160億美元。
硬件設計方面,這幾代的iPhone的設計談不上多漂亮,也談不上多友好,但其強大的供應鏈控制體系使得其在硬件設計和出品方面擁有巨大優勢。同時,軟硬件一體化的策略也保證了用戶體驗的一致性。
軟件生態則是App Store的功勞。根據市場調研公司App Annie發布的最新報告,2014年蘋果App Store收入增長超過50%.蘋果官方數字顯示:App Store總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開發者從App Store獲得的利潤累計已經超過150億美元,iOS開發者們在2014年的收入已經和好萊塢2014年票房收入持平了!
然而當人們靠近觀察這家「數字時代的石油公司」時,它的油田其實只有一個:iPhone.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指出:「在其當季746億美元的營收中,iPhone貢獻了逾三分之二。」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家「數字時代石油公司」使用的卻是非常傳統的商業模式:「以豐厚的毛利率銷售廣受歡迎的產品——該公司上財季的毛利率接近40%.」
相比于Google、Facebook、亞馬遜這樣的硅谷公司,蘋果的這一模式顯得非常傳統。有朋友這樣吐槽:
Google在做無人駕駛,微軟在做虛擬現實,而Apple依然還是個品牌公司,做的還是化妝品公司那一套。唯一優點是生態系統,但這樣下去估計發展方向也就是給第三世界國家的屌絲當奢侈品用。當然Apple還是有特長的,畢竟人家做一體成形全鋁外殼世界第一,而且每代產品都研究如何做的更滑
與其說蘋果是一家石油公司,倒不如說其是一家化妝品公司。在滿足歐美主流市場之后,蘋果近幾年的利潤增長點全面轉向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市場。
從這個角度來看,即將發布的Apple Watch也將和iPhone一樣追求高利潤。根據咨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分析師蒂姆·巴加林 (Tim Bajarin)的預測,Apple Watch未來一年內銷量將達到2200萬至2400萬塊,為蘋果新增數十億美元的營收。
那么,Apple Watch會是一個機會嗎?
庫克在創紀錄的財報發布之后宣布:2015年將是Apple Pay之年。庫克的豪言壯志當然有底氣,不妨來看看蘋果財報里關于Apple Pay的成績:
全美已有750家銀行和信用聯盟接納Apple Pay服務,此外大量連鎖商店也開始使用這一服務;
在美國維薩/MC/AMEX三大信用卡支付網絡覆蓋下的非接觸式卡片支付交易中,每3美元中就有2美元是通過使用Apple Pay完成的
而在Apple Pay強勢帶動下,大量NFC概念股股價也不斷創新高。但Apple Pay 并不太可能成為蘋果下一個「油田」,至少在2015年還不會實現。
根據Forrester的統計,2014年全美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為520億美元。Apple Pay的收費機制是每達成100美元的交易,收取0.15美元的傭金。在BGC公司分析師科林·吉利斯看來,以去年第三季度的營收計算,如果想要借助Apple Pay推動蘋果實現1%的營收增長,其交易規模需要達到4500億美元。
另一方面,Apple Pay的對手們也在蠢蠢欲動。以沃爾瑪、CVS和Rite Aid為代表的MCX聯盟,正在打造全新的移動支付服務CurrentC.目前,MCX有45家成員公司,包括美國一些頂級零售商。MCX成立的初衷并非直接針對蘋果,而是希望能避免向信用卡公司支付高額的信用卡交易服,但客觀上也會形成移動支付市場的亂戰局面。
盡管如此, Apple Pay依然有著巨大潛力 。其便捷、安全的支付體驗增強了很多人對于iPhone的粘性,這也是蘋果最希望看到的一個場面。另外,現階段,Apple Pay普及遠比賺錢重要,想象一下,當全球各地的零售商店門上貼著visa、mastercard、Apple Pay的標志時,蘋果可變現的方式會更具想象力。
2014年的輝煌已然過去,蘋果的2015年還將是「iPhone」之年,同時也會是「中國之年」,而且這一趨勢還將至少延續兩年左右,那個時候的Apple Pay會成長為蘋果新的「油田」嗎?我們拭目以待吧。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