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第三方應用,Google Now的中國之戰已經開始觀點
文/宿藝 (微信自媒體公眾號:壹觀察)
谷歌周五宣布將首次允許第三方應用通過Google Now服務發送信息。
Google Now是谷歌在I/O開發者大會上隨安卓4.1系統同時推出的一款應用。它會了解用戶各種習慣和正在進行的動作,并利用它所了解的來為你提供相關信息,并已內置在Android手機、Android Wear智能手表和Chrome瀏覽器中。
自從2012年發布以來,Google Now一直被視作谷歌搜索技術的未來,為用戶包括交通狀況、比賽得分、航班數據、物流信息、日程安排、新聞資訊和天氣預報等。但在此之前,所有數據仍然直接來自谷歌賬號。這些預測性的搜索結果會在Google Now中以卡片形式展現,方便用戶迅速查看。
從2月2日開始,Google Now將正式面向30多款第三方應用開放,允許其通過Google Now展示卡片信息。不過,只有當用戶在手機上安裝了相應的第三方應用時,才能在Google Now中看到這些卡片信息。
谷歌表示,此次變動將為用戶新增40個Google Now卡片,但Google Now不會與第三方應用分享其自身存儲的數據。部分第三方Google Now卡片將通過LBS觸發,但谷歌在這一過程中不會分享用戶所處的位置信息。不過一旦用戶點擊第三方Google Now卡片,便會啟動第三方應用,此時第三方應用便可通過用戶授權進行數據收集。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向Google Now引入第三方應用的做法是為了增強這款工具的實用性。比如,eBay可以及時向用戶推送其參與競拍的商品信息。Kayak可以向用戶推送此前搜索過的航班降價信息。
在中國市場,阿里巴巴旗下YunOS于10月20日發布YunOS 3.0版本,主打Cloud card卡片式服務,通過云端的數據嘗試智能化解決APP的碎片化問題。目前也有購物、打車、購票等30多個生活類服務接入到了Cloud card中。用戶只要使用其中一個服務,關聯的服務就會自動啟動并適時進行推薦。從這個角度來看,Google Now與YunOS在某種程度的設計理念上是相似的。
實際上,國內另外兩家基于Android系統的小米MIUI和魅族Flyme也在嘗試類似的設計,通過把應用接入系統底層,嘗試打造以智能手機為中心的個人生活化平臺。
因為政策監管原因,Google Now肯定不會進入中國市場。因此阿里巴巴、小米、魅族等企業,接下來將爆發一場基于用戶智能生活應用平臺方案的大戰,而這將是智能手機、穿戴式設備、智能家居進行整合的最好機會。
[壹觀察】—————————————
價值、新鮮、干辣、細節、有料。
?本文作者系搜狐IT資深記者宿藝。
? 我已入駐搜狐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搜狐新聞客戶端訂閱我的刊物“壹觀察”!
? 歡迎我的《壹觀察》微信公眾號:guancha01,如果覺得本文不錯,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