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2014,像素鳥給我們澆的三桶水觀點
2014年的最后一天,Flappy Bird這款曾經風靡全球卻又備受玩家爭議的游戲,再次出現了我們眼前,搜索引擎google在其首頁的新年祝辭動畫中重點推出這只飛翔的小鳥。
“事情”是這樣的:在打開谷歌首頁后,“Google”這6個字母會變成一段短動畫,分別象征著2014年全球的五個熱點事件。在動畫開頭,小鳥就從字母中穿過時,這象征了《Flappy Bird》。另外4個被趣味動畫指代的熱門事件則分別是巴西世界杯、獵鷹9號火箭、“菲萊”登陸彗星(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彗星)和冰桶挑戰。
這款自越南的獨立游戲開發者Dong Nguyen花費一個周末制作出來的游戲在很短的時間里就登頂了全球各大應用商店的排行榜。根據google的搜索結果這款游戲在2014年所發布的所有游戲當中的搜索熱度最高。
比起其他四件事情,Flappy Bird顯得有點不夠份量,但不可否認的是,移動游戲的崛起已經成為影響世界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存在。這款游戲雖然看上去相當粗糙,像素的風格甚至讓人有一種回到上個世紀的感覺。
但正如Vice專欄作家麥克•戴偉爾 (Mike Diver)所說的那樣,“無論游戲畫面是多么的簡單粗糙,只要能給玩家帶來樂趣,就不會過時”。其實我們看2014年熱搜游戲榜單,第二名的2048其實也是一款相當簡單的游戲。
移動游戲當下正處于內容匱乏又一定程度缺乏創意的年代,回頭來看,Flappy Bird能成為2014年全球最熱的游戲當然有很多內在因素,正如各類知名馬后炮專家在游戲大獲成功后分析的那般,每一款游戲成功之后都能整理分析出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病毒式傳播?玩法上的創新?巧妙的收費模式?精準的碎片化?這些原因已經不想再作過多分析,在這里我只想給游戲公司潑上點冷水。
成功的可能仍然很低
2014年全球手游市場規模250億美元,移動游戲玩家數達15億,這是一個規模龐大而又增長迅速的市場。一批游戲公司借著這股東風迅速崛起,并成為市場不可忽視的一極。
Supercell憑借《部落沖突》一躍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移動游戲公司,在2013年的收入輕松突破了8.92億美元,今年的收入更將會突破10億美金。而莉莉絲游戲憑借《刀塔傳奇》的動作卡牌創新玩法則引領了整個中國移動游戲未來走向,月流水或許可能將達到數億元。
移動游戲的興起,確實讓很多人一夜暴富,一個很小的團隊憑借一款游戲就取得成功的案例屢見不鮮,像很多人都知道《瘟疫公司》(Plague Inc),就是幾個程序員通過一年的業余時間投入5000美元研發出來的,而這款付費游戲現在已經為他們帶來超過2500萬美元的收入。而前文所提到的Flappy Bird也為其開發者Dong Nguyen帶來了常人難以企及的財富。
但在迅速造夢的同時,背后卻是數之不盡的悲慘故事。目前市場上手游產品多達1萬款,這其中只有不到10%的游戲能夠實現盈利。“現在每周去年手游產品上線近4000個,很多今天都已經見不到了”,觸控科技CEO陳昊芝如是說道。
成功仍然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2015年的移動游戲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美國iPhone收入榜前20名當中,有7款游戲的發布時間超過了2年,在中國收入榜則被端游大廠和騰訊所瓜分。這些游戲占據了玩家絕大多數的游戲時間,大廠們在市場投入大量營銷成本獲得新用戶增量,這使得用戶購買成本的節節攀升,越窮的產品越買不起量,留給中小創業者的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創新或許成為唯一選擇。
游戲的抄襲還會常見
Flappy Bird在 App Store迅速躥紅之后,他甚至開始對這款游戲的成癮性感到內疚。這款游戲的成功不僅給游戲開發者Dong Nguyen帶來了名與利,更為他帶來了數之不盡的煩惱,“我無法入睡,我感覺生活不像以前那樣輕松舒適了。”“設計 Flapp Bird 的初衷是希望人們能在放松的時候玩上幾分鐘。但不巧的是,它現在成為了一款讓人上癮的產品。我覺得,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問題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 Flappy Bird 下架。現在它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Dong Nguyen決定從AppStore下架這款游戲,但當游戲下架之后,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山寨游戲,這些游戲無疑都是站在Flappy Bird的肩膀之上。即便Flappy Bird這款游戲本身也曾陷入過抄襲任天堂的風波之中。
關于游戲產權保護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相當多的游戲公司。一些游戲公司直接盜用未經授權的IP,打著官方的名義在市場欺騙玩家;另一些游戲公司則直接抄襲市場上的成功游戲,然后換皮洗用戶。創新本是一件風險很大的市場,有的時候抄襲盜用就成為一件容易成功的捷徑。
這種現象,相信在未來會更加明顯,成功后帶來的高額回報以及維權的處罰成本如此之低,讓廣大游戲公司前仆后繼。這是一個無解之局,我們只能寄希望2015年會有一個不一樣的市場吧。
小而精的手游或將消失
這或許是我的一個夸張的描述,2014年出現了一系列的極具藝術的精品手游,《紀念碑谷》、《瘟疫公司》、《Three!》、《God of light》…….這些游戲幕后的團隊在秉持最后一點追求的同時,也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這讓他們有很大動力繼續前進。
但還有更多和他們一樣的團隊正陷入泥潭之中無法脫身,移動游戲市場進入一個巨頭混戰的年代,巨頭們通過資金、人才等優勢壟斷著這個市場。獨立游戲開發團隊做出的游戲,叫好卻不叫座,度過了2014年的難關,我不知道他們還是否能在2015年繼續堅持下去。
就中國市場而言,自從蘋果政策調整出現1元榜后,我已經很長時間沒在收費榜上看過令我心動的游戲了,而絕大多數出現都是一些大公司刷榜的游戲,這些游戲顯然極具銅臭味。我們雖然痛恨,但也不得不面對,畢竟市場本就是劣幣驅除良幣的一個過程。
是不顧一切開發自己心中所想要的游戲,還是能夠取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對很多人來說選擇可能都會不一樣,但所有選擇的前提是活下去………………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