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老羅身影的錘子密談都談論了什么?創投
蘋果專利被駁回,讓錘子獲得了真實的下拉回彈
使用過 T1 和 iPhone 的用戶或許能感覺出兩者的下拉回彈效果類似。
實際上他們都使用了模擬彈簧回彈的真實效果,2013 年 4 月美國專利局和商標局決定駁回蘋果重新申訴的「下拉回彈」專利。
錘子科技的 UI 設計總監方遲認為最好的設計正是無感設計,彈簧效果符合人們的直覺。
(UI 設計總監方遲)
無聊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
點開音樂播放器左上角的小雨傘,雨傘撐開,雨點濺射到傘面上,這是方遲加入錘子后做的第一個設計,自認為很無聊。
但老羅說無聊很重要,無聊是推動歷史發展,推動人類進步的一大動力,熟悉這種論調么?把無聊和情懷調換一下,似乎也合理~
Smartisan OS 不僅僅是擬物,而是將擬物和扁平結合
方遲認為全面扁平化是不對的,細節和材質都需要體現出自己的特色,好比我們去商場購物時,不只是注重商品的形狀和顏色,還注重設計上的小結構或者他的材質、面料和手感,這些元素是我們和物理世界交流時的感性媒介。
即便是平面設計也是沒有辦法脫離光影這些媒介,沒有他們則顯得單調。
(光影效對比)
和 Smartisan OS 的時鐘界面對比,iOS 8 的時鐘完全沒有光影,只形成了畫面構成,Smartisan OS 加上了精致的光影效果使得整體感細膩,錘子的設計團隊認為把按鈕還原成真實效果,是對用戶最基本的尊重。
老羅提出了九宮格,設計師實現老羅的偏執
老羅認為九宮格的設計可以讓不規則的圖標形成視覺上的統一,提高工作效率。起初設計師們并不認同九宮格,覺得在九宮格中無法發揮出光影和材質特性。
老羅走出了九宮格的第一步,接下來設計師則想方設法地解決這些問題。
(UI 設計總監肖鵬)
錘子科技 UI 設計總監肖鵬入職的第一件事就是幫老羅實現九宮格的設想,三個設計師畫了一整晚九宮格方案,為了更好地運用九宮格,他們逐漸探索出了一套方案。
要想把圖標通過九宮格做得整齊,第一步要縮小圖標在屏幕中的比重。縮小之后發現空隙太大,此時通過分割線可以填滿空隙,但畫面卻又變得呆板。
為了消除呆板的感覺,他們想出了四種方式:
增加全局光,然后填充材質增加細節,再將高斯分布運用到九宮格之間,最后通過非常明快的顏色填充使得沉重的畫面顯得活躍。
實體按鍵就像大海里的一個小島
(工業設計副總裁李劍葉)
T1 的實體按鍵頗具爭議,錘子科技工業設計副總裁李劍葉認為三個實體鍵讓用戶產生了安靜感,不會時刻擔心誤觸,當我們使用手機時,你的手指可以隨時放在按鍵上,需要用時再安心地按下去。
這樣的設計參考了蘋果靈魂設計師 John Ive 在設計 iPhone 的理念,希望觸摸屏像無邊的游泳池,Home 鍵好比一座讓你休息的安靜小島,輕按一下則可退回主屏幕。
更多關于錘子手機 T1 的工業設計理念,請移步錘子科技在極客公園的專欄文章《Smartisan T1 的設計價值觀》。
成本控制讓 Moto 我無自我突破
(CTO 錢晨)
錘子科技 CTO 錢晨有 13 年的 Moto 工作經驗,Moto 中工程師文化占有主導地位,而工程師文化的要點是設計工程不可改變,供應鏈控制,成本控制。
如果 120 美金的手機項目最總價超過預算 10 美金,項目就要流產。而錘子科技的設計師敢于叫板硬件工程師,在錢晨看來錘子科技是業界極少數能將設計稿在工程上還原出來的公司。
老羅一天花 6 小時在產品上
大家看到的是老羅的演講口才,其實老羅在產品上一天花大概 6 個小時,親自參與到工業設計,軟件的 UI 設計。在錢晨看來,這種人行業里不多,他那么花精力和你在設計問題上較勁,甚至邊緣上的小鼓包都鉆研。工程師有時候也挺難受,覺得自己眼界還沒他高。
雖然這場密談沒有出現老羅的身影,但錘子背后這些專業產品人口里卻離不開老羅,我們在思考,羅永浩這個外行人對于錘子來說意味著什么?
其實,羅永浩的價值正在于對這個已經處于穩態的行業提出了疑問,并且堅持甚至韌性地研究實現的可能性,從而促成了錘子較勁的創新精神。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