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Q微信內部PK,騰訊在考慮什么?創投

上周五,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落幕,代表騰訊最高決策層的COO任宇昕宣布,正籌備QQ硬件平臺和微信硬件平臺,同時QQ和微信的公眾帳號體系也將繼續加強連接線下服務。
這不是啥新鮮事,但由騰訊最高層宣布意味著:微信和手Q的內部競爭,已由同質IM產品競爭,延伸至生態層面競爭。
對于微信手Q各建生態的決策,騰訊當然不只是說說,目前兩款產品配置在不同事業群下,研發、業務拓展不僅不共享,在移動支付、賬號、公眾號等生態產品上也是各建一套標準,如今,這個競爭還要延續到硬件和生活服務領域。
從管理上講,同質化很高的兩款產品,進行頗為徹底的內部PK,值得商榷。以至于騰訊內部很多的同學也認為,微信和手Q早晚會二選一,至少會確定主力、輔助關系。
但任宇昕代表最高層的講話,意味著手Q和微信兩匹馬并行,總辦作為車夫從中協調的策略不僅繼續,還要延伸加強。
關于微信,外界已經談得夠多,那么,對于相對弱勢的手機QQ,其思路到底如何呢?本文主要從手Q角度解析騰訊內部在IM領域的策略:
一是,手Q是騰訊傳統業務、騰訊系大玩家合力推動。
相比微信事業群包打天下、做移動支付都要先吸收財付通部分團隊的作風,手機QQ更加依賴于大騰訊的資源。
比如手Q錢包是財付通在做、智能硬件是開放平臺在做、QQ空間是QQ空間團隊在做、應用分發業務由應用寶承擔......
因此,手Q和微信的競爭,其實多少有點騰訊傳統業務集體PK微信的意思,而在投資京東、點評、58后,還加入了騰訊生態中的大玩家。
據了解,58同城就即將在手機QQ上開通“同城生活”入口。此前京東“微信手Q事業部”負責人也對企鵝生態表示:手Q團隊在玩法上更為大膽開放。
這些流量入口的開通使手Q在資源輸出方面顯得大方得多,而對于騰訊傳統業務和騰訊系大玩家消費其紅利的做法,QQ態度顯得很樂于接受,這與微信體現出很大差異。
“幫助合作伙伴獲取用戶、縮短獲取用戶的路徑。”這是負責QQ業務的副總裁殷宇的理解。
當然,手Q也并不是無所求的輸出資源,更多利用騰訊傳統業務和騰訊系合作伙伴,來構建硬件、電商、生活服務等領域生態,是手Q有別于微信的策略。
二是,手Q用來承載馬化騰反復強調的90后用戶。
今年開始,QQ開始強調其面向年輕用戶的優勢,騰訊公布的數據是說,QQ中年輕用戶的比例很高,90后和00后用戶占50.3%。
這批用戶也被馬化騰今年反復提及:在90后興起的時代,我們更加要去了解這群用戶的心理偏好。
對于未來用戶的不確定性是騰訊目前最糾結的地方之一,而在承載未來主力用戶的社交需求方面,手機QQ被當做成為主力。
騰訊主管QQ產品的副總裁殷宇就表示,微信會繼續堅持簡潔特性,而手機QQ則更多走年輕、張揚路線。
對于這個分工,殷宇表示這幫助QQ釋放了壓力:過去QQ既要覆蓋年輕用戶、學生用戶,也要覆蓋白領用戶;既要覆蓋偏遠地區的小白用戶,也要覆蓋一二線城市的高端用戶。微信的出現可以讓QQ釋放其壓力,聚焦在優勢用戶。
三是,對硬件和生活服務,手Q自有一套玩法。
殷宇表示,騰訊內部有著開放的市場體系,老板樂于讓兩款產品去探索自己的路線,前提是從自身的用戶需求出發,不要去做想做但不符合用戶需求的事情。
這也成為了手機QQ在功能和業務方面的指導思路,而體現在硬件和生活服務領域方面,手機QQ的思路與微信有不少差異:
比如在公眾號方面,手機QQ的開放并不是面向全部市場開放,而是進行合作方式接入。殷宇舉例:“不會一搜索出現10個招商銀行”;
而在硬件方面,手機QQ為智能硬件開通了入口,并非基于公眾號來做。
總體來看,相比于微信萬事都要歸納到公眾平臺不同,手機QQ的公眾號門檻更高,但更樂于開通流量入口、開放用戶給外界。
總體來看,微信和手Q協防思路變清晰。
在明年,微信和手Q內部將PK仍將繼續,并更加深入,但總體思路上,兩者互補關系也愈發明顯。
有騰信內部的同學這樣闡述其理解:手Q和微信在業務、用戶、產品層面都是競爭,但在騰訊最高層處看應該是協防關系。
馬化騰在去年私下分享中指出的:QQ在兩三年前已經達到這個水平,但依然有創新或甚至差點被顛覆的可能性。
而如日中天的微信也未必知道顛覆會從哪個角落出來,面向年輕用戶的手機QQ成為微信最好的備案。
有開發者就曾對企鵝生態表示,在他的觀察中,微信在年輕用戶中已經不流行,Facebook收購WhatsApp也證明了成功社交平臺對未來用戶需求的不確定性。
因此,對于騰訊來說,從各個角度鎖死IM類產品是其最好選擇,如今手Q和微信的內部PK,也正是這一協防思路的體現。
☞本文作者王聰佶
☞ 我已入駐搜狐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搜狐新聞客戶端訂閱我的刊物“企鵝生態”!
☞ 我的自媒體《企鵝生態》,微信公眾號:qieshengtai,如果覺得本文不錯,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