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吹起,互聯網創業寒冬將至創投
當前的創業者無疑是幸運的,創業的項目稍微靠譜,幾乎便不會再向以往一樣找不到投資了,而且,現在的投資機構們總是顯得非常大方。而這一趨勢從三季度開始顯得更加明顯,尤其是互聯網行業的早期投資顯得炙手可熱。
投中集團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前三季度偏早期投資金額前50名中,第三季度占據半壁江山,投資額度占比更是高達54%。
具體到排名第一位的互聯網行業,第三季度共發生11.57億美元投資,占據該季度總投資額的26.7%,直追上半年15.8億美元的投資額度。而就是今年上半年在互聯網領域的投資金額,便已經超過2013年全年投資金額的2倍。
這種熱度反映在業界,最振聾發聵的非經緯創投合伙人張穎莫屬。他在前不久那篇“震驚”業內外的文章《泡沫就在那里》中,直言不諱指出在現今瘋狂的市場中,從貪婪轉向恐懼的已經只是在彈指之間。
市場是否真的瘋狂了?寒冬是否已然將至?
早期投資的“牛市”
今年,幾乎每過一段時間便能夠聽到短短數月估計便上億美金,融資獲得千萬美金的故事。比如趣分期傳出了上線5個月估值便超過10億元的奇跡;而優分期在2014年6月6日上線后發展迅速,8月即宣傳獲得真格基金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幣投資;近日的一則消息是,短融網宣布獲得了啟賦資本領投的近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而這也僅僅據其距其上線僅僅三個月,這是互聯網金融熱的發燙的一個縮影。還有O2O領域,吸金的態勢持續高漲,比如:近日,嘟嘟美甲在成立4個月后獲得了紅杉資本千萬美金級A輪融資;今年上半年剛剛獲得天使投資的凹凸租車也宣布獲得了千萬美金級別的A輪投資。
“當然,這些屢屢出現的巨額融資消息也難免有夸大宣傳之處,據我了解,很多公司的估值在所宣傳數量上要打個6、7折,很多投資機構也是分批注入資金,并沒有外界公布的那么多。但創業者在不斷鼓吹公司的估值和融資規模,這也正是泡沫的一個表現,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到眼球,可見市場本身就已經熱到一定程度了。”一位創投人士稱。
作為天使投資人的樂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寧,也感觸到了互聯網領域投資的熱度節節攀升。他透露,樂博資本今年的投資速度也的確大大超過了過往。兩年前,樂博資本共籌集了1億元,加上合伙人的1億元,而投完這2億元用了2年的時間,但今年其投資項目的數量則是相當于過去兩年的總和。“就3個月前,我們提出募集資金5億元,很快就超募了。”楊寧感嘆,用他的話說,當前是投資的“牛市”,好的項目基本上一猶豫就沒了。
在資本快速瘋搶好的投資項目之時,創投機構們也必須在難以令人置信的壓力下做出快速的決定。投中集團的研究報告便指出,“目前風頭行業的投資動機解釋了我們正在見證的創業公司的瘋狂估值,早期投資者快速決策以免對手先下手為強,而晚期投資者為了能夠擠進分一杯羹,不得不把創業公司的估值炒上天。”
投中的數據顯示,從投資行業看2014年第三季度,投資案例數方面,互聯網與電信增值服務行業依然處于遙遙領先地位,分別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投資金額方面,金融和半導體行業超過電信增值服務行業位居第二、三位。
寒冬將至?
10月初,張穎的文章一出,引起了業內的軒然大波,他用了“融資額屢創新高”、“無比瘋狂”等詞來形容今年前9月早期投資市場的情形。
當前投資圈對泡沫論的觀點也基本認同,不過大家更愿意相信這只是部分領域、部分階段的結構性的泡沫。
而在拋出泡沫論觀點一個余月后,張穎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我還是比較堅持之前的觀點,資本市場這一個月還在波動,不過這個波動持續大概是兩到三年,低谷時間也不會太長。”
張穎用一個現象來印證寒冬的觀點。他透露,在經緯看來現在有很多投資機構簽了投資意向書后反悔的幾率提升很多,“很多投資機構或投資人先簽下Term Sheet后給過橋貸款,做VIE需要三到五個月的階段中看數字,如果有很大的波動和下降,就覺得不投了,考慮是不是估值給錯了,或者投資決定錯了。”
這些微妙的變化映射出了市場態度的變動趨勢。“一旦到底的話,肯定會先緩沖一下,有可能再上有可能往下。我們現在也和創業者交流和考慮接下來如何走,是做大還是做深。現在我們看到這個點的發生了。”李宏瑋稱。
隨著經濟環境、資本市場走勢等紛繁負責的內外部環境影響,創投市場的此起彼伏在近年來表現得更為頻繁,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低谷是201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的那場投資寒冬,當時的情形讓許多創業者和投資人都感到遠遠超出意外。
而當時的一個背景是,當時有一批互聯網公司是在海外資本市場成功上市,從2010年年底開始, 優酷 、 當當 ,一直到 奇虎360 、人人、 網秦 、 世紀佳緣 、 鳳凰新媒體 、 淘米 網、 迅雷 、土豆網等前赴后繼,中國互聯網企業迎來了第4波上市潮,且這些互聯網企業在美國首發上市也不斷突破國內投資者的想象界限。資本盛宴從二級市場再傳遞到國內的一級市場,當時以電子商務為首的互聯網領域持續爆發,進一步點燃了創投的熱情,互聯網公司融資,動輒上億美元,電子商務、團購、社交等領域,成為資本瘋搶的對象。湯森路透數據顯示,2011年風投資本家向中國互聯網行業投資36億美元,是前一年17億美元的一倍還多。而彼時,有業內人士便公開發聲,融資潮一浪高過一浪,究竟是繁榮還是泡沫?
好景不長,盛世危言很快變真。2011年下半年市場迅速回冷。湯森路透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風投公司向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投資額只有1.38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8.665億美元 驟 降84%,很多電商網站也因無法拿到新一輪的投資而倒在了寒冬之中。“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誰在裸泳”,巴菲特曾如是警示投資者,而這句話或許在當前又該為瘋狂的市場提個醒了。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