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們瘋狂擴張背后的隱患創投

這可能是目前為止Uber遭受的最大麻煩。
上周五,舊金山地區檢察官辦公室發表一則聲明:加州26歲男子Patrick Karajah涉嫌使用利器(錘子)傷人,他的身份是一名UberX司機,受害者名叫Roberto Chicas,身份則是一名乘客。
很顯然,這與Uber司機一貫以來的形象:為乘客開門、免費提供紙巾和飲水、安靜駕駛、不影響乘客的空間等形象極不相符。據涉事司機Karajah回憶,事情是這樣的:凌晨兩點,在一個酒吧外,Karajah搭乘了包括Chicas在內的三個人。在路線選擇上,司機與乘客產生了分歧,最終演變成沖突。之后在Ellsworth街和Alemany路的十字路口處,Karajah將乘客踢下了車。Chicas顯而又險地傷到了眼睛,而所說的利器(錘子)并未出現在Karajah的陳述中。
事件發生后,Uber緊急發表聲明稱,公司正在調查發生在上周二的沖突事件最新進展,Uber正全力協助當局進行相關調查。Uber發言人說:“安全一直以來都是Uber關心的重中之重。面對此次事件,我們非常遺憾,并采取最緊急的措施來對待。根據Uber政策,一旦發生此類情況,我們將會凍結Uber司機的賬戶,并且我們已經這么做了。”
顯然,這樣的表態并不能讓Uber免于被法律追責。在上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舊金山地區檢察官George Gascon指出,事件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但可以明確的是,如果雇員在工作過程中傷害到其他人,雇主將會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而視事件的嚴重程度,還有可能面臨刑事責任。也就是說,Uber公司可能面臨連帶責任——因其疏忽于司機的背景調查。
在此之前,Uber剛剛在德國身受一擊——德國柏林和漢堡兩個城市的法院駁回了之前法蘭克福地方法院的判決,宣布禁止Uber公司提供服務。Uber自誕生以來,這樣來自各國政府監管層面的阻撓已經數不勝數,但顯然,相對于前者,Uber司機涉嫌與乘客發生沖突并威脅其生命安全更嚴重一些,這起事件也折射出Uber這種分享經濟的最大隱患——在迅速擴張的過程中對司機的背景調查不足。
在美國,只要擁有駕照和汽車,即使你有一份全職工作,也可以申請成為Uber司機。而且,Uber非常歡迎人們這么做:我的同事曾經在舊金山詢問過多名Uber司機,只要他們提交了申請,Uber的工作人員就會在很短時間內聯系到他們辦理手續。而且,Uber在擴張的過程中為了吸引司機加入,在不斷降低服務價格的同時還會保證給司機的分成,甚至還在美國幾個主要城市與汽車廠商推出了買車優惠服務。但就在這樣的瘋狂擴張策略下,對司機背景審查不足問題就會變得突出起來。
不只是Uber,另外兩家租車服務Lyft、Sidecar在“司機的背景調查”問題上一直以來也被公眾和監管者詬病。上周,舊金山和洛杉磯兩個城市的地方檢察官對三家公司寄送了警告信件,指出如果它們不在司機背景調查政策上做出調整和改變,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則很有可能將向法院提交禁令申請。
Sidecar拿到的信件內容稱,Sidecar在其網站上的相關政策條款誤導了用戶,讓用戶相信了其對司機做了詳細的背景調查,排除了那些可能曾發生過違規駕駛、酒后駕駛、性侵犯和其他犯罪行為的司機。
Sidecar公司CEO Sunil Paul顯然并不認為它們的政策條款有不妥之處,他說,Sidecar是與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CPUC)一起進行的司機背景調查——CPUC是汽車共享事業的監管部門。實際上,他表示為了配合CPUC,Sidecar還將其之前提供的司機十年的背景調查標準降低了。同樣,今年4月份,Uber在其官方博客中也表明其司機的背景調查為七年,并稱這是在加州法律下的最高標準。但即使是這樣還是出現了司機傷人的情況。退一步來看,一個沒有不良歷史的司機仍然有可能與乘客發生沖突,類似的事件會隨著Uber的擴張越來越多。這次的傷人事件,很可能只是這類問題的一次預告。(作者:Jesse)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