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選網要來了,虛擬運營商你信嗎?觀點
中興葉衛民給虛擬運營商講了一個故事,讓圍觀的聽眾們也眼前一亮。
一、故事是個好故事,讓人憧憬。
近日,中興葉衛民接受采訪表示,中興正在與國內若干家虛擬運營商溝通,開展合作。合作內容包括運營系統建設、手機定制等,未來還將涉及智能選網。關于后者,葉衛民談到三點:
第一,智能選網的應用場景。
用戶可以根據資費或者網絡質量選擇網絡。如果用戶看重資費,哪個基礎運營商資費更便宜、優惠,用戶就可以選擇哪個網。如果用戶看中網絡質量,電信的信號不好我就可以選擇移動。而整個過程都是在同一部手機上完成的。
第二,智能選網的實現路徑。
虛擬運營商與多家基礎運營商簽協議,此為選擇的目標。手機廠商提供具備智能選網功能的手機,此為選擇的工具。用戶通過手機與虛擬運營商交互,虛擬運營商負責與基礎運營商的通信實現。
第三,智能選網的應用情況。
據說美國虛擬運營商已經實現,目前中國還未實現。
看完這三點,你是不是也動心了?國內也有同時與三家運營商合作的虛擬運營商,如京東等。虛擬運營商+智能選網=用戶成為上帝,多么完美的公式。
作為用戶,再也不用抱怨移動的資費貴、電信的網絡弱、聯通的服務差了。你有更多的選擇權,基礎運營商拼命的做好網絡來滿足你,你是上帝。
作為虛擬運營商,你不再是移動業務的轉售商、依靠運營商的臉色活著,而是運營商來求你,因為你掌握著用戶,也就掌握著對基礎運營商的生殺大權。
故事沒法講下去了,運營商的蛋糕,任你分食?
二、現實依舊是現實,請你冷靜。
聽完故事,我先后找了研究虛擬運營商和標準的專家求證了下。在標準層面,智能選網對于機器是被允許的,于人則不行。美國的手機用戶,目前也做不到隨時切換運營商網絡。
國外虛擬運營商已經發展了十多年,我相信這種顛覆性的想法肯定幾經提及。必有爭取,必有爭論,只是沒有成功。那么,它在國內有生存土壤嗎?
1、從技術層面來講,此事可行。
蘋果公司曾有過深入探索。2012年5月1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批通過了蘋果公司在中國申請的eSIM卡實體可為虛擬的專利技術。這項專利就是通過軟件模塊實現智能選網。分析其原理,實現在多個電子用戶身份模塊eSIM之間的存儲和切換,其中每個eSIM對應于不同的運營商網絡。通過加載適當的eSIM,用戶設備可以向所選擇的運營商認證其自己,實現注冊到通信網絡中。
當然,在技術層面還有一些需要解決的東西,只是時間問題。比如,不停的搜索網絡,比較網絡質量,將產生較大的功耗,輻射也大幅增加;網絡制式切換的速度也影響用戶的體驗。這些類似的問題不解決,即使智能選網實現了,用戶的接受度也不會高。
2、從利益角度分析,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
有利益,有競爭,就有阻力。虛擬運營商要動基礎運營的奶酪,在國外實現都比較困難,更何況是國內用戶十多億用戶的三家巨頭。通過智能選網系統,虛擬運營商把基礎運營商和用戶分開,讓基礎運營商徹底淪為管道,這是多么大的顛覆!預計未來虛擬運營商的市場份額會達到10%,10%去革90%的命,談何容易?如果這種技術提上討論的日程,必然有各種理由的反對。
大膽假設,如果虛擬運營商與基礎運營商沒有競爭性的利害關系呢?需要一個必要條件,網業分離。基礎網獨立出來,由國家運營。這個時候,網絡擁有者和虛擬運營商之間也是網業合作關系,網絡擁有者會更希望虛擬運營商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機會存在?
但是,基礎網絡獨立出來后,網絡多家運營是沒有意義的。對于一家運營網絡,多模多頻手機就可以實現網絡的利用,智能選網必然沒有存在的意義。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